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儿童多动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本文综述了近5年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资料,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成药验方及中医特色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笔者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低、且停药后不易反复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发现中成药及中医特色治疗大多未阐述具体的中医辨证分型,不利于临床使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拓展。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病机;中医药治疗;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周腊梅.儿童多动症中医诊疗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132-133.
0引言
儿童多动症,西医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临床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冲动任性,常伴学习困难,可伴情绪冲动及行为异常,但智力正常或轻微异常[1]。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低的特点,现特将中医诊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病因病机
古代各医家对于多动症并无专门描述,现代各医家根据临床表现认为本病可归属于“脏躁”、“健忘”以及“失聪”、“瘛瘲”、“慢惊风”、“抽搐”等疾病的范畴。现代医家对本病病机阐述较多,但都不离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点。
顾国祥、韩新民等[2-3]经过对阴阳、多动症理论等方面的观察,提出本病核心病机为肾虚肝旺,其根本在肾虚,致病之枢在肝旺,提出“心一肝一肾一脑轴”病机假说,同时指出物质基础是精血,认为补益精血、滋肾调肝是治疗大法。张凤春教授[4]通过研究发现本病病机主要为阴阳平衡失调,病位主要在脾胃,其次为肝,病性为本虚标实。尚建华副主任医师[5]认为本病多是由于阴静不及、阴失内守、阳动有余、失于制约导致各种阴阳失衡、动静变化失制所致,核心病机为阴虚阳亢与痰热内动两方面。邵元欣、王巨先等[6]主张从心主神明论治本病,认为本病是由于小儿心气有余,心火易亢,心阴不足,而导致心神不宁、多动不安等表现。
2辨证论治
2.1补益精血法
倪新强[7]通过对88首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常用处方用药规律进行观察,发现使用最多的药物为补虚药,归经以肝、心、肾为主。马融等[8-10]采用益肾填精法(紫河车、熟地黄、远志、石菖蒲等)治疗55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与口服西药利他林组对比,治疗组效果远优于对照组;且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益肾填精法能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多动、探求行为,改善认知能力,促进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保持平衡。李霁[11]认为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为“髓海不足,肾气亏虚”,并提出运用地黄饮子以补肾益精。王俊宏教授[12]认为本病属于阴阳失衡、五脏失调,提出了益气、养阴、宁神、定志的基本治疗原则,使用自拟静宁方(太子参、熟地黄、远志、石菖蒲、枸杞子等)治疗,疗效可。
2.2滋肾调肝法
田慧等[13-14]以滋肾调肝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并且进一步经过研究证实了滋肾调肝法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作用机制与调节相关神经递质具有一定关联。吕小静[15]以恢复阴阳平衡、安神益智为基本治则,使用自拟补肾益智汤治疗肾虚肝亢型儿童多动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复发率低。
2.3调理脾胃法
邵晶晶等[16]认为多动症之动除了与“阳”、“火”等阳证有关外,与“气虚”、“阳虚”、“精亏”等阴证也具有相关性,而疳证之脾虚、脾胃纳运功能失调可引起上述虚证,故认为多动症与疳症具有一定联系,可辅以健脾、理脾、和胃的治疗方法。于秀梅等[17]认为小儿多动症属于脾胃积热,并提出使用泻黄散加味以清泄脾胃积热。
2.4清热化痰法
聂飞[18]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23例与使用西药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56.52%),疗效可靠。
3成药及验方
律萌萌、王雪峰等[19]通过使用菖麻熄风片治疗42例抽动症共患多动症(肝风挟痰证)患儿,经过4周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改善(P<0.05)。陈红雁[20]运用地牡宁神口服液(龙骨、五味子、牡蛎、山茱萸、女贞子、枸杞子、熟地黄等)治疗儿童多动症患儿25例,与25例使用利他林患儿对照,通过实验发现两组疗效相当,但地牡宁神口服液的安全性更好(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20%)。刘晓华[21]使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静灵口服液与单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分别治疗53例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陈红雁[22]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药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中成药小儿智力糖浆,与单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对比,观察组改善作用更明显,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唐其民等[23]将补脾益肾颗粒联合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组与单用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组进行对照,经4周治疗,发现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疗效可。刘应科等[24]使用静宁颗粒经验方治疗小儿多动症(气阴两虚型)患儿56例,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法,总疗程12周,治愈率3.57%,显效率为21.43%,有效率为64.29%,总有效率85.71%。
4针灸及其他辅助治疗
谢小霞等[25]通过穴位埋线法治疗40例ADHD患儿,与40例使用西药盐酸哌甲酯片患儿对比,经过9周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及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提示,实验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纪晓东等[26]将使用针刺(囟会穴、脑户穴、四神聪穴、神庭穴、印堂穴、足三里穴)治疗30例患儿与使用利他林治疗30例患儿对比,经过10次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吴西志等[27]随机将85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体针取穴百会、四神聪、神门、心俞、脾俞、肾俞,耳针取穴脑干、心、肝、脾、内分泌反射区;对照组予以归脾汤加减治疗,经3周治疗后,中药组与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2%、93.0%。黄玲等[28]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采用腹针配合循经穴位按压治疗,对50例ADHD患儿予口服哌甲酯治疗,经20天治疗后,腹针配合循经穴位按压组症状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口服哌甲酯组。张家维教授[29]认为本病“发于髓海,源于阴阳”,治宜调神安动,提出体针加梅花针疗法或耳针疗法。邢红艳等[30]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口服中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心穴、神门穴、脑干穴、皮质下穴、肝穴、脾穴、肾穴),治疗观察3个月,研究组治愈率为56.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愈率为24.00%,总有效率为64.00%。
5结论
近年来,受生活水平、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环境污染、食品等方面的影响,本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同时本病患儿存在难以控制自身行为和情绪的特点,必将对自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带来不良影响,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寻求对于本病疗效可靠、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医疗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停药后不易反复等特点,逐渐被广大家长及患儿所接受。目前各医家多立足于“三有余,四不足”阐述本病病机,治疗上多从平肝、调理脾胃、补益精血、安神益智、清热化痰、调整阴阳等方面入手,且经过近些年研究,中成药种类较前增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药汤剂口感差、服用不便、难以长期坚持服用等问题。除口服药外,针灸及其他中医特色治疗也有较好疗效,进一步丰富了中医临床治疗手段。但也发现,目前中成药及针灸等治疗尚未充分阐述具体中医辨证分型,未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之核心,也不利于临床使用和推广,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参考文献
[1]郑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诊疗变化要点解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7):489-496.
[2]顾国祥,韩新民,袁海霞,等.基于阴阳理论探讨儿童多动症的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3):512-513.
[3]顾国祥,韩新民,孙继超,等.儿童多动症中医治疗思路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480-3482.
[4]蔡雯雯,张凤春.张凤春教授辨治儿童多动症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10):130-131.
[5]武丽丽.尚建华副主任医师从肝、从痰论治儿童多动症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7,13(1):24-26.
[6]邵元欣,王巨先,王兴臣.从“心主神明”论治儿童多动症经验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1):78-79.
[7]倪新强,韩新民,尹东奇,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6):1185-1191.
[8]马融,李新民,魏小维,等.益肾填精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5例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22-125.
[9]古今楠,马融.益智宁神颗粒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动物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910-912.
[10]马融,古今楠,李新民,等.益智宁神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8,25(1):6-9.
[11]李霁.应用地黄饮子从肾论治儿童多动症的体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2):16-18.
[12]刘应科,王俊宏,王珊,等.王俊宏教授从气阴两虚辨治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8):45-46.
[13]田慧,李宜瑞,刘振寰.滋肾调肝法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抽动障碍46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1,7(3):26-28.
[14]田慧,李宜瑞,刘振寰.滋肾调肝方对多动症大鼠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1,4(2):117-119.
[15]吕小静.补肾益智汤对肾虚肝亢型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1-43.
[16]邵晶晶,于峥,翟志光.儿童多动症从疳论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2):272-273.
[17]于秀梅,古右天.泻黄散加味治疗儿童多动症应用举隅及体会[J].光明中医,2018,33(11):1649-1651.
[18]聂非.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火内扰型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有效率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625-626.
[19]律萌萌,王雪峰,张秀英.菖麻熄风片治疗抽动症共患多动症(肝风挟痰证)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4):186-188.
[20]陈红雁.地牡宁神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9):198-199.
[21]刘晓华.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与静灵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106-107.
[22]陈红雁.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与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应用对小儿多动症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156-157.
[23]唐其民,涂一世.补脾益肾颗粒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障碍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6):1235-1238.
[24]刘应科,任昕昕,方琼杰,等.静宁颗粒治疗56例小儿多动症气阴两虚证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4):49-52.
[25]谢小霞,杨发明,原晓玲,等.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5):559-560.
[26]纪晓东,何嘉莹,赵万爽,寇智君,周翔.针刺治疗小儿多动症3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7):125-127.
[27]吴西志,吴运畴.针灸治疗多动症心脾两虚证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6,31(4):541-542.
[28]黄玲,梁媛媛.腹针疗法合穴位循经按压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8):39-40.
[29]裴文娅,林国华,张家维.张家维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经验述要[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3):192-193.
[30]邢红艳.耳穴压豆结合中药膏剂对多动症患儿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4):116-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