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地中海贫血属于人类十分常见的一种隐性特异性遗传类疾病,在南方人群中较为多见,临床暂无有效根治方法,筛选出合理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对该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该病实验室检查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该病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实验室诊断;筛查;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陈丽.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63-64.
Review of Progress on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halassemia
CHEN Li
(Baise People's Hospital,Baise,Guangxi,533000)
ABSTRACT:Thalassemia is a recessive specific genetic disease,which is very common in humans and in people of Southern China.There is no effective curative method in clinical practice.Thus,it is significant to screen out valid laboratory diagnosis methods so as to prevent such disease.Various laboratory diagnosis methods have kept emerging with constant updat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boratory diagnostic methods of the disease,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Laboratory diagnosis;Screening;Thalassemia;Genetic diagnosis
0引言
地中海贫血作为人类十分常见的遗传类疾病这一,多发于东南亚地区。地中海贫血可分成多种亚型,其中α和β两组亚型较多见,较轻症状者仅为血液学出现细微变化,而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死胎以及早产后死亡[1]。临床有关地中海贫血治疗手段较为缺乏,在产前诊断中将受累胎儿淘汰是首选对策,因此,婚前和产前进行地中海贫血诊断十分重要[2]。目前筛查法和基因诊断法是地中海贫血的常见实验室诊断方法,本文就这两类诊断方法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1筛查方法
伴随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治疗工作已取得较大进步,但对重症患者的治愈仍有极高难度,筛查法属于实验室诊断该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对孕妇加强产前筛查与诊断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3],常见筛查方法主要可分成常规血液检查与血红蛋白检查两类,检查项目如下。
1.1血常规测定。对于存在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常伴有低色素、小红细胞者两大特征,因此需对其血液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比容,并得出相应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当MCV≤80f'l,MCH≤27pg,则表明可能有地中海贫血存在[4]。孙秀山等研究提出[5],血常规测定具有普及率高、操作简单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等优点,但无法和缺铁性贫血相鉴别。
1.2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常被应用于检测渗透压浓度不同的低渗盐水溶液中红细胞抵抗能力,该试验详细记录下红细胞自开始至全部溶血之后的界限,而这一界限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有代谢、生化以及形态异常,在低渗盐溶液中极易出现膨胀和破裂,最终发生溶血,该试验方法是筛查地中海贫血的一种最简便方法[6]。
1.3血红蛋白分析。血红蛋白分析是地中海贫血患者一种可靠且快速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①毛细管电泳法:选择毛细管为分离血红蛋白的管道,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利用移动速度不同以实现分离,该方法分辨率和灵敏度较高、快速简便、试剂量与样品消耗较少等优点,已被逐步应用于临床。②醋酸纤维素膜电泳:选择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定量分析电泳分离后血红蛋白,但这种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少[7]。③Hb琼脂糖电泳法:在碱性环境下,不同Hb分子会于电场作用下实现分离,经过染色等操作后可定量分析Hb琼脂糖,存在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其检测绝对值和正常者相比较有显著升高。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主要用于定量分析HbF与HbA2,罗宏成等研究表明[8],采用该技术进行抗碱血红蛋白测定与血红蛋白自动化分析时具有结果稳定和快速便捷等优点,尤其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能力较高,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较多。
1.4红细胞形态学有关检查。在制备完毕的新鲜染色血涂片上开展瑞氏染色,利用镜检法观察红细胞体积及形态变化,若患者的红细胞存在大小不一或者大小和形态延长,则表明可能存在地中海贫血。
1.5相关辅助检查。测定血清中铁含量,排出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利用X线对胎儿骨骼形态和骨髓腔变化进行检测等。
2基因诊断方法
地中海贫血的出现和珠蛋白合成被阻断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多数患者是因主动蛋白合成缺失引发疾病。伴随医学技术日渐进步,人类遗传病的治疗与诊断也得到了较好发展。地中海贫血的出现除和DNA构造有关外,还与基因转录以及翻译过程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积极开展基因检测能尽早诊断和预防该病[9],开展基因诊断时,探测物属于患者某个特定基因,并且探测的内容物至少要包括DNA及mRNA,当前,基因诊断已被逐渐应用到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中,本文总结了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方法,内容如下。
2.1聚合酶链反应(PCR)。李红萍等研究提出[10],通过血红蛋白电泳法可初步诊断地中海贫血,但仍存在漏诊等问题。
而PCR利用DNA聚合酶经过体外作用于成对引物,使得两者间特异DNA片段催化,进而合成基因,以实现体外扩增,该方法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在临床适用性较高。
2.2PCR结合斑点杂交法。PCR结合斑点杂交法具有准确率高、方便经济以及消耗样品少等优点[11]。何建维等研究提出[12],使用该方法诊断地中海贫血时,应对待测基因进行逐一筛查,直到确诊为某种突变,该方法消耗时间较长,且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选择已知突变基因为模板,利用PCR法依次扩展合成突变序列及正常序列的基因片段,同时放置突变基因于中心位置,做好探针标记;②合理选择适宜引物;③充分掌握杂交所需条件,保证待测碱基和探针之间没有发生配错情况,以免出现杂交失败。
2.3DNA杂交检测法。选择DNA为靶分子,后在DNA和DNA之间开展杂交,杂交以后利用电泳法分离所有待测基因片段,转印并和某一固相支持物相结合,利用事先标记的DNA探针进行检测,该方法是实验室诊断地中海贫血的最初方法,但诊断效率不高[13]。
2.4RFLP连锁分析。RFLP连锁分析原理是基因限制性内切酶有识别和切割核苷酸序列的功能,在核苷酸序列切割中能获取DNA片段,碱基突变使得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出现丢失或增多,并改变DNA片段大小。于限制性内切酶的水解作用下,突变基因的电泳带数量和大小均会出现改变,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就能判断基因是否发生突变,但该方法具有操作繁琐的缺点,且不能检测出突变基因的类型[14]。
2.5基因芯片杂交法。伴随有关地中海贫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检测方法开始被应用于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中,基因芯片杂交这一技术有着方便高效、准确自动、快速简单以及痕量分析等优点,是基因诊断地中海贫血的一种重要新型方法,该方法将核苷酸扩增作为基础,选择引物延伸法或荧光标记法对突变基因进行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其特异性、灵敏性以及检测准确率更高[15]。黄海龙等研究提出[16],基因芯片杂交法中基因芯片的通量较高,能将不同患者的待测基因集中于同一张芯片上,后开展筛查,在人口中大面积普查疾病中具有更高的适用性,但因基因芯片成本较高,十分昂贵,因此很难普及于临床检验。
2.6寡核苷酸探针(ASO)检测法。ASO检测法在所有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中最具有代表性,ASO探针能够快速且直接寻找出患者的缺失基因序列,同时准确判断出疾病类型,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操作较为简便,但是该方法仅是针对某一种或者某一类基因突变进行检测,需重复开展多次试验,才能作出相应确切评估,目前我国已经将这种方法应用至地中海贫血临床诊断中,且取得了较好成效,该方法能够对常见的18种突变探针作出准确诊断,不仅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还能对大规模样本进行筛查及基因定型,是产前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新型手段[17]。
2.7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技术(ARMS)。ARMS具有一定特异性,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种突变基因类型地中海贫血而开展的针对性检测,依据扩增后的电泳分离结果作出是否存在相应点突变的判断,该方法在小片段DNA电泳分析中适用性较高,可应用与痕量检测,有着可靠准确、结果清晰等多种优点[18]。
3结论
基因诊断法与筛查法在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中各有自身优劣势,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为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实验室诊断的总标准是成本低、效率高、和方便简单,同时需保证疾病诊断准确性,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伴随医学技术日渐进步,我们相信地中海贫血有关实验室诊断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陈小兰,刘海平,余丰,等.佛山市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型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8,29(1):74-77,81.
[2]李莉艳,钟梅.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0):1448-1450,1454.
[3]陈熙,肖克林,罗茗月,等.地中海贫血实验室筛查指标评价[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8(4):242-245,288.
[4]陆勤波,赖燕全.500例地中海贫血孕妇筛查结果及血常规和血红蛋白A2差异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2):2756-2758.
[5]孙秀山,颜洁,管泽琴,等.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3):440-441.
[6]谢建渝,虞柯静,罗文梅,等.423例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6(10):1325-1327,1330
[7]贺海林,钟泽艳,陈剑虹,等.广东省惠州地区363例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及随访情况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7):615-617,621.
[8]罗宏成,王春芳,向阳,等.广西百色市胎儿羊水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15,13(6):520-524.
[9]李良琼,熊见,王长本,等.渝东北区地中海贫血常见基因类型的调查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9(6):753-754,757.
[10]李红萍,李培培,张轩,等.MCV与MCH联合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常见地中海贫血[J].检验医学,2015,9(7):703-706.
[11]黄超群,曾云,杨海涛,等.941对育龄高危夫妇地中海贫血基因结果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7,34(2):299-301.
[12]何建维,黄恒柳,张燕,等.重庆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6(18):2488-2489.
[13]肖奇志,王格,李恋湘,等.不同原理的PCR方法用于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的验证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6):994-996.
[14]曾赤佳,刘建雷,庄锡伟,等.PCR结合导流杂交技术在育龄妇女α和β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6(2):93-96.
[15]林娜,黄海龙,王燕等.福建地区269对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夫妇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6):395-398.
[16]黄海龙,方颖迪,林娜,等.4种罕见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膜条的制备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127-129.
[17]黄健云,莫和国,商璇,等.中山市小榄地区β-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状况[J].广东医学,2016,37(11):1695-1698.
[18]李荣,邓明芬,徐艳文,等.应用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α地中海贫血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效果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8,27(2):166-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