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中风患者共80例选作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分为两个组,其中40例患者接受中风患者常规护理,该组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接受中风患者恢复期中医康复护理,作为研究组,使用Barthel评分进行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使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经过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为(74.6±3.5)分,对照组患者该项评分平均为(59.3±1.4)分,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行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研究组为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中开展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患者对康复效果更加满意。
关键词:中风;中医康复护理;生活自理能力;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刘艳玲.中风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244,246.
0引言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即脑卒中,该疾病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等不良后果,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1-3]。中老年人群为中风的高发群体,随着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增多,饮食习惯改变,生活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发病后救治成功的患者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很多患者甚至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需要全天被陪护照顾,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该疾病预后通常较差,而通过对患者患病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则有助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4,5]。常规护理模式在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主要对中医康复护理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中风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形式对患者进行如下分组:(1)研究组包括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7例,患者年龄最小51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61.3±2.4)岁;(2)对照组包括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患者年龄最小50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1.8±2.6)岁。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如进行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病情观察,进行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等等,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情志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即心理护理。患者在患病之后,由于发生角色的转变,对他人依赖性强,使得患者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并影响到患者情绪、思维。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机体功能康复。通过了解患者存在的思想顾虑、负性情绪等,耐心进行疏导、劝解,使他们能够保持放松、积极的情绪状况,积极配合康复锻炼[6]。另外,护理人员应当多向患者及家属列举康复效果较好的案例,告诉他们坚持锻炼1-3年,可以逐渐看到病情的好转,使他们的康复信心得到提升。
1.2.2针灸康复护理
在中风患者发病后1周之内,给予患者针灸治疗能够使患者口眼歪斜、患肢瘫萎的状况有所好转,缩短这些不良症状的治疗时间。对于患肢瘫萎患者,选取手足阳明经,并配合其他相关穴位进行针灸治疗[7]。若患者存在半身不遂情况,可取合谷、曲池、外关、太冲、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环跳等穴位进行针灸。如果患者有口眼歪斜表现,可以选取合谷、人中、地仓、阳白、攒竹、迎香等穴位进行针灸。如果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可以选取玉液、通里、哑门、金津等穴位,同时艾灸命门、膀胱俞、肾俞、关元、百会、神厥等穴位进行治疗。
1.2.3按摩康复护理
通过进行中医按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增强韧带以及肌肉的伸缩性,改善肢体功能,并促进免疫能力的提升。中医按摩康复护理可以采取抖法、捋法、揉法、搓法、拍打法、屈伸法、捻法、掐法、滚法、拿捏法、擦法、揉法、按压法等中医按摩手法,在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好转之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嘱患者应当长期坚持,并配合进行推拿、按摩等中医康复护理方法,从而促进机体各项功能及早恢复[8]。
1.2.4康复功能锻炼
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如进行甩臂运动,屈伸上肢活动等等,指导患者进行发音的反复多次练习,使用健身球进行手指功能锻炼等。指导患者进行行走训练,速度宜慢,量力而行,不可过于劳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时间以及运动量。
1.2.5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饮食应当遵循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并结合患者不同病情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每天总热量摄入应当比正常人少,饮食应当定时、定量、定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Barthel评分表进行评分,100分满分,其中≥90分表示生活完全自理,70-89分表示生活部分自理,40-69分表示生活需要他人帮助,<40分表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两组患者满意度,使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2检验,并分别用(±s)和(%)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32/40),研究组对康复效果的满意度更高
(P<0.05)。
3讨论
中风为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疾病,该疾病起病快且病情变化快,容易导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严重后果。对于抢救成功的患者,常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齿不清、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等,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困扰。而通过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内容包括情志护理、针灸护理、按摩护理、康复功能锻炼等等,对于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是十分有利的,能够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黄艳.中风早期瘫痪肢体中医手法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01):48,38.
[2]陈希姬.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中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04):147-149.
[3]陈荣林.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42-4743.
[4]何晓淋,尚蕾洁,王洪娟.中医整体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3):92.
[5]曹书珍.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中风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3):564.
[6]吴慧.观察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2):155,158.
[7]刘秀梅.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方式与效果评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8):245,247.
[8]艾斯卡尔买买提.中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中风瘫痪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8):131-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