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15:13: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SPSS 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30例),中抗阻力组(30例),高抗阻力组(30例),有氧组(30例),有氧-中抗阻力组(30例),对五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五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抗阻力组、高抗阻力组、有氧组、有氧-中抗阻力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逐渐降低(P<0.05)。结论有氧-中抗阻力运动方式干预更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不同方式干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本文引用格式:钟立新,秦志琳,赵明明.不同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75-76.

0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社会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人们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的作用下日益提升,其中95%为2型糖尿病,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均对其发病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目前,临床普遍认为[2],在糖尿病发病中,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是两个中心环节。胰岛素抵抗存在于糖耐量正常向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发展的全过程,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渐提升[3]。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30例),中抗阻力组(30例),高抗阻力组(30例),有氧组(30例),有氧-中抗阻力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5-65岁,平均(55.3±10.6)岁;体重指数22-32 kg/m2,平均(27.2±4.3)kg/m2;病程5-13年,平均(9.8±3.1)年。中抗阻力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6-65岁,平均(56.1±10.3)岁;体重指数23-32 kg/m2,平均(28.0±4.5)kg/m2;病程6-13年,平均(10.2±3.4)年。高抗阻力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64岁,平均(54.1±10.3)岁;体重指数22-31 kg/m2,平均(27.0±4.1)kg/m2;病程5-12年,平均(9.3±3.0)年。有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66岁,平均(56.9±10.7)岁;体重指数23-33 kg/m2,平均(28.1±4.6)kg/m2;病程6-14年,平均(10.3±3.8)年。有氧-中抗阻力组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5-64岁,平均(55.1±10.2)岁;体重指数22-30 kg/m2,平均(27.0±4.0)kg/m2;病程5-11年,平均(9.2±3.0)年。五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均具有清晰的意识;②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①有糖尿病酮症;②有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其他对糖代谢造成不良影响的疾病。

1.3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运动方式,中抗阻力组患者采用中抗阻力运动方式,高抗阻力组患者采用高抗阻力运动方式,有氧组患者采用有氧运动方式,有氧-中抗阻力组患者采用有氧-中抗阻力运动方式,督促患者餐后1 h有效运动,运动前均做准备活动,每次5-10 min。运动后做整理活动,每次5 min,对运动负荷进行有效控制。

1.4观察指标。干预前后分别对五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监测,并将其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出来。

1.5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采用SPSS 21.0,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五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五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抗阻力组、高抗阻力组、有氧组、有氧-中抗阻力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逐渐降低(P<0.05),具体见表1。


\



3讨论

胰岛素抵抗属于一种病理状态,指正常剂量的胰岛素将比正常低的生物学效应的产生。在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中,胰岛素抵抗是独立危险因素,其一方面极易引发高血糖,另一方面还极易引发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并发症[5]。相关医学研究表明[6],积极有效的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本研究结果表明,五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五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对照组、中抗阻力组、高抗阻力组、有氧组、有氧-中抗阻力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逐渐降低(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有氧-中抗阻力运动方式干预更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斌,范源,李鑫,等.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7,39(1):151-154.
[2]潘宝龙,巫玲,马润玫,等.脂肪因子Omentin-1、Visfatin体外表达与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0):2356-2359.
[3]陈明,顾国龙,张梓岗,等.加味四物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41):73-74.
[4]何露.自拟益气养阴汤联合耳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8):72-74.
[5]赵涛,乐静,李传静,等.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糖脂代谢及脂肪因子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6,20(7):1382-1385.
[6]李方晖,余绍宜,陈玉婧,等.去乙酰化酶1介导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理机制及其与运动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5):1273-12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