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白内障患者采取日间与传统手术的安全性与可推广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内我院治疗的78例白内障患者,按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纳传统手术,观察组采纳日间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入院直至手术结束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功能(75.26±8.55)分,躯体功能(75.89±8.88)分,物质生活(74.56±8.55)分,社会功能(77.56±8.33)分,观察组术后发生高眼压3人,角膜水肿2人,结膜出血1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3%,对照组20.5%,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传统手术和日间手术模式治疗疗效所差无几,并且同时具有住院时间短、医疗资源消耗少等优势,但是日间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因此日间手术可明显确保患者术后安全。
关键词:白内障;日间;传统手术;安全性;可推广性;对比
本文引用格式:张彩霞.白内障日间与传统手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对比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87-88.
0引言
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疾病,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辐射、遗传、老化、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因素均会使晶状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浑浊进而引发白内障。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并且随年龄的增长,白内障患病率会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日间手术具体是指患者当天住院并实施手术,且在24 h内出院的一种全新手术模式,该模式具有住院治疗时间短、治疗花费低等优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日间手术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隐患[1]。为研究日间手术和日间手术的可行性与可推广性,本文回顾性选取78例患者展开研究,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内我院治疗的78例白内障患者,按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15,年龄52-88岁,平均(70.23±10.2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7,年龄53-88岁,平均(70.56±10.45)岁;对比分析78例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1.1.1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确诊为白内障患者,且需实施白内障手术。②无眼部手术史者。③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同意。
1.1.2排除标注:①沟通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者。②近期内出现结膜、角膜炎症者。③既往眼内存在感染史者。④配合度较差、遵义行为较差者[2]。
1.2方法
1.2.1对照组:传统手术:入院后办理相关住院手续,开展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尿常规、眼部检查),相关护理人员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冲洗结膜囊、眼部备皮、眼药点眼),安排专人进行健康宣教。给予常规手术,并开展术后健康教育(医院环境、硬件设施、主治医生、医护人员、治疗措施、围术期注意事项、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观察1 d后无不良反应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1.2.2观察组:日间手术:在门诊开展所有术前检查,检查结束并合格后开眼药水,告知患者眼药水详细使用方式及时间,随后在日间护士站完善记录,安排专人对患者进行问诊,详细了解患者用药后的具体情况,并向其告知术前注意事项和术后并发症宣传手册,告知患者手术当天到日间病房办理入院。患者入院后安排专人开展围手术期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同对照组。同时在病房音视频硬件设备上播放本院自制的白内障宣教片。患者术后出院时安排专人对患者在家期间的护理措施进行指导,术后1周时进行电话随访[3]。
1.3观察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
1.3.1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SF-36)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主要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四方面来对比,每项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质量越好,则护理效果越明显。
1.3.2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直至术后并发症(高眼压、角膜水肿、结膜出血)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此研究所产生数据全部采纳SPSS 23.0统计学软件做对比。其中计数资料均采用“%”表示,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数据组间比值分别采用χ2、t值检验,若P<0.05,则可表示此次数据所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统计学成立(P<0.05),见表1。
2.2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直至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3%,对照组20.5%,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成立(P>0.05),见表2。
3讨论
白内障患者视力会下降,由于看东西模糊所以会导致躯体灵活程度大幅度降低,因此极易发生跌倒事件;加之白内障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受年龄、骨质疏松等因素的影响,患者骨折率和死亡率会明显上升。亦有报道指出:白内障患者出现车祸的人数是其他人的几倍不止,因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情绪障碍;这些均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而白内障日间手术模式是现阶段可以直接解决患者生活中不安全隐患的根本措施。现阶段白内障患者从入院直至接受手术治疗,大概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而日间手术患者可以在24 h内治疗诊断病治疗,这就意味着日间手术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眼部视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4]。
传统手术患者术后需住院4天左右,因此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存在的疑问可以随时咨询;但是日间手术患者在此方面稍微欠缺,因此在实际治疗中需要对日间手术患者进行一对一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措施。提前在病房内张贴宣传海报,指导患者在等待手术时充分进行了解和学习;循环播放白内障宣教片从而加深巩固患者记忆[5]。
综上所述,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传统术式和日间手术所带来的临床疗效是一样的,并且白内障日间手术模式也不会增加手术风险;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但是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所消耗的医疗资源较少,因此床位周转快、利用率高;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可以尽早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整体降低和减少患者不安全隐患,因此白内障日间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昭卿,刘华,靳芝.白内障日间与传统手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0):1562-1565.
[2]彭琦,杨利,蔡婷婷,等.传统手术与联合手术方法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对比[J].环球中医药,2015.22(s1):18-19.
[3]周丽娟,刘淑贤.白内障开展日间手术的流程化管理与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2):1727-1729.
[4]蒋秋菊.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22(b03):1103-1104.
[5]刘文雅,魏文斌,宋旭东,等.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9):4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