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踝关节骨折30例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4:59: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若骨折移位不明显,则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若骨折移位较轻,则接受传统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若骨折移位明显,则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行石膏固定踝关节制动等治疗,并对诊断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多伴有踝关节疼痛肿胀现象,其中12例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理想,且没有出现骨折断端移位现象,治疗有效率90.00%(27/30);经过随访,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4个月至1年患侧肢体活动功能均得到理想恢复。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需要结合病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且明确解剖复位等情况,从而促进康复。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骨折愈合;内固定

本文引用格式:符成华.踝关节骨折30例的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90-91.

0引言

踝关节是由距骨、胫腓骨下端共同组成,最为常见的损伤是脱位以及骨折,通常情况下是受到间接暴力等导致发生,患者在临床中多伴有肿胀以及疼痛、无法行走等表现,经过检查,能够观察到踝关节存在畸形,外踝以及内踝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压痛感[1-2]。治疗方面有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方式,当发生之后需要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避免发生关节脱位等现象。受踝关节自身结构影响,根据暴力方向、骨折后韧带位置等多种情况能够对其进行多种分类,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对骨折受伤机制进行准确分析,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治理措施干预,从而促进康复[3]。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开展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19例、11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8岁,平均(38.47±3.46)岁,其中12例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导致受伤原因:13例交通事故,5例暴力扭挫伤,8例重物砸伤,4例高处跌落;22例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

1.2临床表现

所选择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临床中均伴有踝关节肿胀以及疼痛表现,患侧肢体行纵向叩击时存在典型疼痛感;其中伴有活动功能不同程度限制者有21例。

1.3临床诊断

所选择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接受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17例骨折移位明显,8例骨折移位较轻,5例骨折未出现移位现象;对于怀疑合并后踝损伤患者,加行CT诊断,明确诊断结果之后,并予以对症治疗干预,不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则需要尽早开展手术治疗,确保骨折愈合情况理想。

1.4治疗方法

所选择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若骨折移位较轻,则接受传统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若骨折移位明显,则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行石膏固定踝关节制动等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内容:行常规麻醉,并保持侧卧位,在患侧肢体行止血带干预,以及常规消毒、铺巾等,在外踝骨骨折的断端小腿外侧位置行一个纵行切口,接着将皮肤、皮下等以此行钝性分离,直到到达骨膜位置,然后将其切开,观察到外踝粉碎骨折情况,对成角移位进行分离,然后稳定下胫腓关节,将断端位置中所存在嵌顿软组织以及瘀血等进行彻底清除,完成外踝骨折复位之后需要使用钛板进行固定,并将锁定钉依次置入,在透视以及直视角度下观察骨折断端对线以及对位情况,若满意,则代表内固定位置理想。后踝骨骨折不会对关节面带来较大影响,同家属进行交流之后不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冲洗干净之后需要进行缝合以及加压包扎,小腿需要行石膏外固定,帮助制动;手术完成之后需要嘱咐其将患侧肢体抬高并减轻对软组织所带来的损伤等;通常手术后14d可拆线,并指导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1.5观察指标

对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多伴有踝关节疼痛肿胀现象,其中12例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理想,且没有出现骨折断端移位现象,治疗有效率90.00%(27/30);经过随访,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4个月至1年患侧肢体活动功能均得到理想恢复。

3讨论

踝关节骨折过程是受到骨骼、韧带以及软组织共同产生作用导致出现的一种畸形损伤,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对疾病进行诊断,更为关键的是骨折愈合情况、手术情况等[4-5]。踝关节骨折分类类型较多,可划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以及垂直压缩型,临床中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结合分类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才可有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多伴有踝关节疼痛肿胀现象,其中12例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理想,且没有出现骨折断端移位现象,治疗有效率90.00%(27/30);经过随访,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4个月至1年患侧肢体活动功能均得到理想恢复。在踝关节患者复位治疗时,必须要确保达到解剖位置,此外,还需要注意下胫腓联合分离对位情况是否理想,如果存在不稳定现象,需要借助空心螺钉帮助固定[6]。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活动情况均同内固定装置的使用作用存在紧密关系(骨折断端结构是否稳定),如果仅仅只是骨折端同钢板进行连接,未行加压处理干预的话,会导致出现骨折不稳定现象,因此,在术后便很容易发生移位,进而导致增加畸形愈合率[7]。导致骨折术后不愈合以及出现感染的一项重要原因是清创不彻底,由于踝关节骨折患者大部分均为开放性损伤,很容易污染伤口,甚至异物可能会残留在深层组织当中,最终形成死腔[8]。如果皮肤挫伤较为严重,则需要将坏死部分完全切除;在对游离骨块开展复位工作的时候,需要使用钢丝进行加压固定,避免出现移位等现象。

综上所述,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需要结合病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且明确解剖复位等情况,从而促进康复。

\

 
参考文献

[1]Ye YZ,Zhang LY,Chen Y.Clinical outcomes Tight rope versus traditional screw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jury of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in ankle fracture[J].Zhongguo Gu Shang,2017,30(5):441-445.
[2]宁新庆.踝关节骨折42例临床诊治体会[J].临床研究,2017,25(1):8-9.
[3]王波,杨良军,王道德,等.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踝骨折的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12):1325-1326.
[4]梁伟,邹光翼,王飞,等.距骨侧锚钉联合内踝部金属垫片修复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三角韧带深层断裂[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4):364-367.
[5]Mandell JC,Khurana B,Smith SE.Stress fractures of the foot and ankle,part 2:site-specific etiology,imaging,and treatment,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J].Skeletal Radiology,2017,46(9):1-22.
[6]谢亚明,林蒙,陈之青,等.踝关节骨折合并WagstaffeⅢ型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12):1262-1265.
[7]朱新红,黄飞,于凤宾,等.固定后踝对踝关节骨折稳定的重要性[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17,4(1):20-24.
[8]袁之木,孙文建,卜星平,等.手术治疗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3):376-3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