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应用痰培养手段对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本院检验科2016年至2018年诊疗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选取100例,对痰涂片检测所得抗酸染色镜提示为阴性的标本做痰培养,对相关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痰培养对此类患者病情诊断、鉴别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收治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接受痰培养后,提示阳性比例为20.0%,阴性比例为80.0%。结论对提示为可疑痰涂阴的肺结核患者进行痰培养能够对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肺结核门诊需要大力推广痰培养,与痰涂片相结合全面提升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对结核杆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也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痰培养;痰涂阴;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玛依拉·热合曼,白素霞.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采用痰培养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0引言
结核菌为放射菌目,属于存在致病因素的耐酸菌。结核菌对药物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可能是菌群自身存在的耐药菌先天发展,也可能是患者在接受单独一种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短时间内产生对该种药物的耐药性,成为耐药菌[1]。当前结核病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在全球各个国家当中排第二位[2]。临床对于结核病结核菌的检测常应用痰涂片抗酸染色手段,但临床应用已经验证了这种检测手段自身欠缺一定的灵敏度,对于抗酸菌活性状态也不能够提供有效的辨别参考依据[3]。肺结核杆菌诊断中,痰培养一直是金标准,相对于痰涂片其灵敏度更高,对于肺结核患者在诊断、鉴别、制定治疗方案和调整后续干预措施均有着重要价值。为深入了解应用痰培养手段对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的临床意义,对本院近年收治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资料进行如下梳理,请见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检验科2016年至2018年诊疗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选取100例。所有纳入对象均接受X线检查,提示存在异常,同时存在咳嗽、咳痰等症状,时间超过2周。初诊均提示为痰涂阴肺结核可疑对象。男性有63例,女性有37例;年龄24~77岁,平均为(47.1±1.1)岁。
1.2检验方法
痰涂片检测方式操作具体如下:应用姜-尼氏染色手段进行检测,整体操作过程严格遵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则-痰涂片精简标准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4]中关于涂片检测操作相关内容,同时以此作为报告结果参考依据。所用抗酸染液产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公司。
痰培养检测方式操作具体如下:应用中性离心法对纳入对象做痰培养检测操作,罗氏酸性培养基产自本省结核病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整体操作过程严格遵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培养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5]中关于涂片检测操作相关内容,同时以此作为报告结果参考依据。
2结果
所有收治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接受痰培养后,提示阳性比例为20.0%(10/50),阴性比例为80.0%(40/50)。
3讨论
结核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是由结核分支杆菌侵袭后诱发的慢性传染病,虽然病灶常见存在于肺部,但能够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侵袭损害,而成为肺结核患者其自身也是结核病的重要排菌传染源。结核病可出现在各个年龄阶段,青年人是其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个群体,其潜伏期一般是1~2个月,有80%的结核病病灶发生在肺部,而其他继发感染的部位包括了腹膜、脑膜、颈淋巴、肠等[6]。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传播是结核病当前最为普遍的传播手段,且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与传染率正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传播不断提高。当前结核病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均以慢性过程呈现,少数发病症状表现相对急促,同时合并有低热、乏力、咯血等表现。在感染结核菌之后人体不一定会有典型临床症状,一般出现相关临床发病的诱因有以下两种,即抵抗力明显下降或者细胞介导变态反应提升,对此病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控制,能够保证治疗的预后质量。
结核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均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对活性肺结核应用痰液/肺泡灌洗液手段检测结核杆菌是当前常用诊断手段,但肺结核患者中呈现为涂阳性患者的比例最高为55%,还有较大一部分为涂阴活性肺结核。对于结核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判断依据为发热、消瘦、咳痰等,但如属于涂阴活性肺结核的患者因为自身含菌量偏低,疾病活动程度不强而没有表现出特征性症状,发生漏诊的概率偏高,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对肺结核患者要展开临床全面诊断,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7]:①白细胞计数指标和血沉;②痰结核菌检查;③结核菌素试验;④特异性抗体检测;⑤胸腔积液关于腺苷脱氨酶含量检测;⑥影像学检查。
在我国推广的肺结核防治指南中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可进行免费的痰涂片还有影像学检查,在痰涂片检测中通过姜-尼氏染色寻找抗酸杆菌手段最为常见,患者无需承担太高的经济压力且可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但敏感性较低,要得出阳性结果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痰液中存在抗酸杆菌数量在5000条/mL以上)[8],同时该诊断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区分非结核杆菌以及结核杆菌,单纯能够了解菌体形态但不能有效判断活性。痰培养能够对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进一步的提升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同时检测所得药敏结果对于临床的合理用药以及耐药性也有重要价值,是有效的活菌鉴别手段。痰培养能够提升对可疑痰涂阴患者结核杆菌准确检出率,培养过程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操作。因此选择痰涂片与痰培养两者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对肺结核可疑患者的检出准确性。在本次研究中对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进行痰培养,提示阴性患者比例为80%,提示两种检测手段有互补效果,对于仅有咳嗽咳痰但无明显影像学表现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综上所述,对提示为可疑痰涂阴的肺结核患者进行痰培养能够对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肺结核门诊需要大力推广痰培养,与痰涂片相结合全面提升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对结核杆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也有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燕,欧维正,蒙俊,等.痰培养在肺结核可疑痰涂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29):52-53.
[2]李振亚.肺结核病人的痰培养和药敏检测情况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6):868-869.
[3]商健,陈盛玉,钟达,等.106例复治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痰培养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22):3338-3340.
[4]Zhang ZX,Sng LH,Yong Y,et al.Delay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AFB smear-negative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berculosis&Lung Diseas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Tuberculosis&Lung Disease,2017,21(5):544.
[5]马艳,尹韶华,杜建,等.383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6,5(2):128-134.
[6]宋红焕,邵燕,李国莉,等.肺结核诊断3种检测方法及联用的临床价值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7,28(4):389-391.
[7]Zheng C,Hu M,Feng G.Diabet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a global overview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situation in Asian countries with high TB-DM burden[J].Global Health Action,2017,10(1):1264702.
[8]江万航,卫安娜,庞慧敏,等.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疑似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防痨杂志,2017,39(12):1309-13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