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在哺乳期的临床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1:14: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在哺乳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哺乳期少乳、乳胀产妇713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6例,采用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进行干预)与对照组(357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在护理后其乳量及乳胀缓解时间。结果在经过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哺乳质量以及乳胀缓解时间均远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少乳、乳胀产妇使用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可提高有效哺乳率,同时乳胀缓解时间较短,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刺激;乳房按摩手法;乳房胀痛

本文引用格式:邱晓燕.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在哺乳期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74,276.

0引言

产妇在生产后至停止哺乳的时期被称为哺乳期,因个体差异不同,哺乳期长可至1年左右,短也有10个月左右,而由于哺乳期时间较长,对于如何保护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安全,降低新生儿夭折率,现在已经是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1]。而产后若出现乳房胀痛等现象,其可能是发生生理性乳房胀痛,即生产后3~7d产妇出现乳房有胀痛感,用手触摸会有结块感[2]。而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哺乳期内少乳的现象。临床上一般产妇食用各种催乳食物或针灸缓解产后少乳现象[3]。而由于通过食物进行催乳,对于乳房胀痛的产妇常无法得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选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产后护理就愈发重要,本研究即分析了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在哺乳期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哺乳期少乳、乳胀产妇713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356例,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进行干预,平均(25.76±4.83)岁,初次分娩为267例,二次分娩为89例;采用自然分娩189例,剖宫产167例,平均孕周(38.79±1.03)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21±0.59)kg;对照组357例,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平均(25.43±4.02)岁,初次分娩为258例,二次分娩为99例;自然分娩192例,剖宫产165例,平均孕周(39.72±0.62)周,新生儿平均体重(3.42±0.63)kg。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相互比较,且所有产妇对于此次研究均完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也对此次研究予以批准。

\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使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并对所有产妇开设健康知识教育。对照组产妇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使用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电刺激治疗:使产妇平躺,固定好电极于产妇身上,将治疗仪开启,根据每名产妇不同的身体状况设定相适合的电流大小以及持续时间,一般初次进行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次,2次/d,持续治疗4d,在进行电刺激时,需要随时注意产妇身体反应,若出现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治疗并进行处理。

乳房按摩手法:本研究采用中医按摩手法,使产妇平躺,保持治疗室温度,防止产妇受寒感冒,双乳上覆盖50℃灭菌毛巾进行热敷,在按摩时使用少许按摩精油,防止皮肤受损。主要对产妇乳根、乳中、膻中、足三里以及少泽此5个穴位进行按摩,各个穴位以1~2min为宜,指压频率在55次/min为宜,2次/d,持续4d,按摩结束后再使用50℃灭菌毛巾热敷。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在护理结束后其哺乳质量以及乳房胀痛的缓解时间,其中哺乳质量的调查使用我院自制哺乳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收集。该表分为优秀:乳汁充足且质量优秀;一般:乳汁稍有不足或较少;差:乳汁不足,难以喂养新生儿。有效哺乳率=(优秀+一般)/产妇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收集到所有数据输入SPSS14.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缓解时间


通过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缓解时间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胀痛缓解时间远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


2.2比较两组产妇哺乳质量情况

通过比较两组产妇哺乳质量情况可知,观察组产妇有效哺乳率远高于对照组产妇,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

 
3结论

在产妇生产后出现少乳或无乳以及生理性乳房胀痛等均是目前阶段产科常见的问题,其往往对于新生儿未来的健康发育及成长是没有太大影响的[4]。而现代医学认为,产妇若在生产以后出现有少乳现象,与产妇营养或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尤其是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5]。由于自然生产对于产妇的体力、精力均有较高要求,多数产妇易在自然分娩后出现精神不振、阴道疼痛等现象,均会对于产妇乳汁的产生造成一定影响[6]。临床上一般采用较温和的护理方式对此类现象进行缓解,但是由于常规的护理方式较为被动,虽然对产妇不良现象减少有一定效果,但花费时间较长,因此选择更为积极有效的护理方式就变得更加重要。

电刺激是通过电流改变人体内部电解质,能够深入到人体较为深层的组织,以此来达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收缩毛孔的目的,通过电刺激能够激活产妇的细胞组织,促进其乳汁的分泌[7]。而乳房按摩则通过穴位的按摩,能够在放松产妇身心的同时促进其乳汁分泌[8]。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知,观察组患者在使用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进行护理干预后其有效哺乳率及乳房胀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哺乳期对产妇使用电刺激联合乳房按摩手法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有效哺乳率,同时缩短乳胀缓解时间,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Santos A,Valdés C,Giráldez FJ,et al.Feed efficiency and the liver proteome of fattening lambs are modified by feed restriction during the suckling period[J].Animal,2018,12(9):1838-1846.
[2]Silalahi P,Tribout T,Billon Y,et al.Estim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election on French Large White sow and piglet performance during the suckling period[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7,95(10):4333.
[3]裴婧夷.中医乳房按摩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乳汁淤积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4):96-97.
[4]李梅.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的产后早期催乳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6):196-197.
[5]周方荣,覃社.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8,24(34):95-96.
[6]张俊茹,漆家学,陈必良,等.低中频电刺激穴位在产后催乳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1):87-89.
[7]李倩倩.电刺激联合穴位按摩的产后早期催乳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3):38-39.
[8]李凤.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初产妇催乳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2018,8(24):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