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在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0:54: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对产妇产前应用免疫血液学检查方式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指导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自2017~2019年在本院进行产前体检的产妇相关临床数据,在该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例,同时对孕妇伴侣在抽血后同时应用经典抗人球手段完成对应的IgG抗体效价检测,对男方主要进行RHD血型以及ABO正反定血型检测,对女方主要进行RhD血型以及ABO正反定血型检测,对应的IgG抗A/B抗体效价,并完成抗体筛选检测。跟踪纳入研究对象产妇的新生儿顺利出生并对其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对相关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产前进行免疫血液学检查手段对于筛查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纳入研究对象中有19例患者提示为阳性。结论在产前进行免疫血液学检查对于筛选、预测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的指导价值,对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意义重大,可降低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概率,对于保障优生优育和人口素质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新生儿溶血病;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玉欣.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在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136,138.

0引言

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群体中相对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血型不合(母胎ABO、Rh血型)所引发的新生儿溶血病,其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胎儿、新生儿溶血,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会引发如早产、新生儿黄疸、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婴的身体健康[1]。对新生儿溶血早期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干预能够极大程度降低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相关严重并发症等。有鉴于此,本院近年来对怀孕女性及伴侣双方在产前进行免疫血液学检查,通过对孕妇检测所得的IgG抗体效价变化情况,来对胎儿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预测[2],防止由于诊断延误而导致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最大程度保障了人口素质以及优生优育,有重要价值[3]。为更深入观察对产妇产前应用免疫血液学检查方式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指导效果,对本院近年产前进行免疫血液学检查的产妇及其伴侣数据进行梳理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选自2017~2019年在本院进行产前体检的产妇相关临床数据,在该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例,平均年龄为(26.2±1.2)岁。

\

 
1.2检测方法

对所纳入研究对象均使用经典抗人球手段检测,做好对应的IgG抗体效价检查,对于孕妇以及其伴侣双方血液标本进行抽取,其中男方检测内容包括RHD血型以及ABO正反定血型检测,女方内容包括RhD血型以及ABO正反定血型检测。对应的IgG抗A/B抗体效价,并完成抗体筛选检测。跟踪纳入研究对象产妇的新生儿顺利出生并对其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检测[4]。

抗人球法:所用仪器为KUBOTA离心机检测,在女性试管当中分别加入对应的标准,在A细胞和B细胞当中各滴入1滴,并放置于37℃的水浴环境中,时间为半小时,应用生理盐水洗涤,次数为3次,然后加入抗人球试剂,剂量为2滴,完成离心,检测结果[5]。

1.3筛查时机

根据女性的具体情况,筛查时机也存在差异,如孕妇已经生育过子女或者是曾经有流产史,在孕周16周的时候可对其进行筛查,在此环境中能够明确溶血病抗体相关基线水平。在孕晚期即孕周28~30周可进行复检,直到孕妇的孕产期结束,期间密切观察产妇的溶血抗体变化情况,包括速度、速率。如孕妇为初产妇,以往并无妊娠史,在孕周6周时便需要进行首次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然后每间隔1个月复查1次,直到孕产期结束为止,期间密切观察产妇的溶血抗体变化情况,包括速度、速率。

2结果

在纳入研究对象中有19例患者提示为阳性,阳性率为19.0%。

3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对新生儿的健康以及成长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会诱发诸如贫血、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胆红素脑病等疾病,母婴两者的血型不合,诸如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这种情况都会导致母婴之间出现免疫性溶血病,另外血型机制分析后可知ABO血型不合会产生抗体,并直接对需要进入胎儿体内的母体红细胞造成破坏,同时导致Rh抗原难以被母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所察觉。

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手段能够在孕期期间有效检测新生儿溶血的情况,而准确的筛选诊断是制定有效治疗手段的前提,在治疗方案上主要遵循康复治疗或者提前剖宫产分娩来处理,全面控制并改善新生儿受到侵袭的状况[6]。在本次研究当中可知产前接受免疫血液学检查的标本中有19例被检测所得属于阳性,抗人球蛋白属于早期检测手段,在检测后进行跟踪随访,在实施项目当中特别要注意使用2Me对IgM抗体造成破坏效果,然后才能够对IgG的抗体效价进行检测,根据所得抗体效价的指标变化,对胎儿的状况以及可能受到的影响做出合理的预测[7]。

抗人球法在产前血液学检查当中具备灵敏度高的优势,受检人员在该检测之下机体不会受到影响或者创伤,而阳性检出率令人满意,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市场风险,都有着突出的推广价值[8]。这种方式能够对血清当中存在的不完全血型抗体进行检测,通过已经知道的抗原红细胞,对血清当中对应的不完全抗体/已知抗体进行检测,最终掌握孕妇及其伴侣相关数据,特别是孕妇本身的血清IgG抗体效价。对孕妇产前进行抗人球法手段完成免疫血液学检测,优势在于整个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因素过分的影响,检测所得的数据相对较为明显,但需要较长时间观察,特别是洗涤缓解所用时间较长,在洗涤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戴上手套以免皮肤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在产前进行免疫血液学检查对于筛选、预测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的指导价值,对于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意义重大,可降低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概率,对于保障优生优育和人口素质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雄飞,郑君,毛开新.ABO新生儿溶血病与O型血孕妇孕中期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5-88.
[2]张毅,崔吉香,李慧,等.微柱凝胶技术在O型孕妇IgG抗A/B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626-1627.
[3]Peeters B,Geerts I,Badts AM,et al.Usefulness of maternal red cell antibodies to predict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 and significant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a retrospective study[J].Clinical Chemistry&Laboratory Medicine,2017,55(9):e202-e205.
[4]龚君顺,沈雨青,苏奶助,等.孕妇检测不规则抗体在非ABO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5,29(5):870-872.
[5]高艳霞,王俊芳,刘静兰.孕妇ABO血型免疫性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2016,31(1):76-77.
[6]Cao H,Wu R,Han M,et al.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uring gestation period for preventing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due to ABO incompatibility: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Plos One,2017,12(7):e0180746.
[7]李兰霞,郭改玲,马涛,等.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240-241.
[8]方声,黄邀,卢洪萍,等.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4):491-4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