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在小儿肺炎咳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肺炎咳喘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整理分析的对象,其中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150例患儿列入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推拿联合治疗的150例患儿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咳喘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胸片复常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90.00%,组间差异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气喘消失时间(4.8±0.6)d、咳嗽消失时间(6.5±0.5)d、胸片复常时间(8.1±0.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在小儿肺炎咳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推拿;小儿肺炎咳喘;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陆秀金.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在小儿肺炎咳喘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03-204.
0引言
小儿肺炎咳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发病急及流行性特征,以咳嗽、痰壅、气喘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在中医研究理论中,小儿肺炎咳喘被划为温热病,与小儿肺炎具有相似的息促气紧、热郁喘满症状[2]。临床上目前主要采用抗感染、抗炎、化痰止咳等西医疗法来治疗小儿肺炎咳喘,虽然也有一定疗效,但对发病急切的患儿疗效并不理想[3]。有关中医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报道并不多,现就我院中医治疗小儿肺炎咳喘的相关资料整理归纳,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肺炎咳喘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整理分析的对象,均确诊为小儿肺炎咳喘,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胸廓发育不良、不能配合治疗患儿。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年龄1~6岁,平均(3.1±0.2)岁;病程2~9d,平均(5.1±0.6)d。观察组:男女比例为8:7;年龄1~6岁,平均(2.8±0.6)岁;病程2~8d,平均(5.2±0.3)d。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医治疗,静脉滴注头孢米诺20mg/kg,2次/d,同时进行止咳化痰处理,连续治疗1周。观察组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穴位贴敷和推拿治疗:①推拿:选择滑石粉介质,运用推、拿、按、揉等手法实施补脾经、退六腑、清肺经、清大肠、捏大椎、拿风池、按肺俞、揉掌小横纹、运内八卦及清天河水,1次/d,1周为1个疗程。②中药穴位贴敷:方用制川乌15g、白芥子30g、大黄10g、制草乌15g、黄岑20g、赤芍30g、川芎30g,混合后研成粉末,加入二甲基亚砜、甘油、面粉调制成糊状,摊在3×3cm2的棉垫上,贴敷在膻中、肺底、肺俞、天突等穴位,胶布固定,1次/d,每次贴敷6h,连续1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咳喘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胸片复常时间等指标。疗效判断: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或偶尔咳嗽、X线胸片检查肺野清晰,为显效;肺部啰音减轻、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吸收不完全,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90.00%,组间差异非常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气喘消失时间(4.8±0.6)d、咳嗽消失时间(6.5±0.5)d、胸片复常时间(8.1±0.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肺炎咳喘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呼吸不畅、痰壅等,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4]。治疗肺炎咳喘的西药种类有多种,不同用药方案下的疗效也不尽相同[5]。在小儿肺炎咳喘临床治疗中除了要保证高疗效,还要考虑快速缓解临床症状[6]。中医学上认为该病是因寒温失常及风寒风温之外邪入侵、肺失清肃、正气不足、饮食不调等导致的发热、咳喘,其病变以肺部为主,而肺为娇脏,性喜清肃,外合皮毛,开窍于鼻[7]。风邪入侵后最先累及肺卫,导致肺气郁闭、清肃之令不行,引发上述症状[8]。痰热则是其病理产物,以痰热胶结、阻塞肺络较为常见[9]。中医治疗小儿肺炎咳喘主要采取宣肺平喘和清热化痰方案。开肺是恢复肺气宣发肃降的第一步,宣肃恢复则咳喘自然平息[10]。对痰多壅盛者要先降气涤痰,对严重喘憋者要以平喘利气为主,对气滞血瘀者要以活血化瘀为主,对久病气阴损伤者要以补气养阴为主[11]。而现代医学则认为该病是微生物、病毒入侵导致肺水肿充血,并采用抗感染、抗炎、化痰药治疗,但实际上呼吸道感染菌耐药越来越严重,西医治疗效果逐渐降低。中医研究中发现推拿能有效改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恢复免疫功能,发挥调整气血、扶正祛邪、清肺退热等多重功效,且推拿治疗操作简单,不受医疗条件限制[12]。穴位贴敷则是中医外治的常用手段,以肺俞、膻中、肺底及天突穴位为主,这些穴位处于交感神经链周边,中药方中制川乌、白芥子、大黄、制草乌以及川芎、红花、黄岑等都可发挥清热涤痰等功效[13]。本组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整体疗效达到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气喘消失时间(4.8±0.6)d、咳嗽消失时间(6.5±0.5)d、胸片复常时间(8.1±0.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这充分说明中医治疗在小儿肺炎咳喘治疗中的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咳喘常规治疗的同时,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和加速改善临床症状,可选择联合运用中医推拿、穴位贴敷等治疗手段。中医外治手段安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雷小婷,侯从岭.“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12):1738-1740.
[2]马艳芳,刘云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49例[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4):56-58.
[3]曾俊飞,潘俊辉,王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3):259-262.
[4]陈团营,马庆华,张新建,等.推拿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180-3181.
[5]王克平,李兴军.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肺炎4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8,40(3):402-404.
[6]彭小兰.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痰热型肺炎喘嗽6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4):66-67.
[7]佘曼瑜.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壅肺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1(5):633-635.
[8]徐扬,刘建新,吴雪梅,等.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痰热清防治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9):1273-1275.
[9]金晓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4):73-74.
[10]刘文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2):91-92.
[11]王晓瑜,詹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1):1071-1072.
[12]张琳,何德根.泻肺化痰汤对肺炎咳嗽痰热闭肺证患儿NK细胞及其活性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1,31(8):874-876.
[13]李宜海.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29-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