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内科患者的治疗上所起到的改善疗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病组为本次临床探讨组。将病组划分为:A组、B组。B组患者采取常规中医内科患者治疗护理方法;A组患者在B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方案。两组护理方法的评价上,通过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整体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来综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我们实际的对比发现,采取优质护理方案的A组患者,在整体的护理质量评分上优于采取一般护理方法的B组。同时,A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上要显著低于B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上,A组要高于B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对于改善中医内科患者的治疗上有较大的帮助,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提升患者心中中医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中医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齐春霞.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322-323.
0引言
现阶段中医住院治疗的患者,往往是一些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调理疾病的患者。这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医内科病房中,患者住院时间长,高年龄组患者多等特点[1]。基于这些特点,也为中医内科的治疗疗效上带去了挑战。由于患者住院时间长,能否提供良好的优质护理服务,往往对患者整体治疗疗效起到了一定的决定作用[2]。高年龄组、住院时间长,这些特点,恰恰是护理组提供服务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为此,我们探讨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方法,在中医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为本次临床对比研究对象。两个病组收治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B组的护理工作采取我中医内科常规的护理工作方法。A组护理服务上,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流程,具体的实施细则如下。
1.2.1加强基础护理
对于护理工作上的工作时间安排进行人性化调整。调整的过程中,结合对于患者习惯的调查进行。将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时间需求进行结合,做到时间上的人性化安排。调整的过程中,同时考虑护理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同时兼顾薪酬安排。以此,让护理工作人员能够真正的去配合时间上的优质服务,做好患者的服务工作,尤其是部分长期卧床患者的翻身、拍背等工作。
1.2.2饮食护理方面
中医内科的住院治疗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的调理过程中,尤为需要关注的便是心血管疾病。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在人群之中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因此,更要注意患者的饮食调理。做到,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起到联合作用[3]。在饮食护理上,首先,做好对于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认识。其次,结合医师的建议,为患者做好食量、食种安排,并在患者的就餐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上过程,同样需要对家属做好相关工作,争取家人的配合。
1.2.3运动护理方面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会慢慢向虚弱转变。而这个背景对于患者的治疗带去了很大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讲,一定程度上的体育锻炼仍为需要[4]。从疾病的恢复角度来看,体育锻炼也是大有益处。然而,老年患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些伤害事件。这些都是需要在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考虑进来的。首先,患者的体育锻炼时间上的安排,需要与主治医师达成一致。然后,结合患者的具体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的安排,争取做到患者体力耐受范围内的锻炼。不仅增强了体质,还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1.2.4心理护理方面
老年人在心理方面,其实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呵护。中国有句古语,“老小孩”,正是如此。人在进入老年后,心理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丝丝孤独感。而孤独感,会助推焦虑的产生。如此,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上产生很为不利的影响。优质护理工作,需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
1.2.5起居护理方面
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论在何时,对人的健康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需要帮助患者建立适合老年人的起居生活方式。同时,在起居上在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比如睡眠前环境的改善,起床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过度用力发生不良事件等。尤为需要对便秘患者的关注[5],告知便秘患者不可以用力大便,防止心梗的发生。此外,可以配合一些中药调理来缓解便秘。
1.2.6加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需要贯穿患者的整个住院治疗过程。甚至必要时,对患者出院后也进行教育的干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疾病,同时认识自己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健康教育,一方面是对于患者本身进行,另一方面,是对患者家属进行。双管齐下,帮助患者创造最好的治疗环境。
1.2.7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本临床实验探讨的安全护理管理,分为两个方面:(1)在护理工作实际中,做好护理操作规范,做好三查十对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6-7]。此为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及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2)做好患者整个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减少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疗之外的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要知道,一些不良意外发生,直接对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起到很大影响。
1.3评估标准
两组护理方法的评价上,通过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整体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来综合进行评价。
1.4数据处理
本次临床实验对比所产生的临床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我们实际的对比发现,采取优质护理方案的A组患者,在整体的护理质量评分上优于采取一般护理方法的B组。同时,A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上要显著低于B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上,A组要高于B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如表1。
3讨论
中医治疗疾病相对效果评估所需时间较长,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部分选取中医治疗的患者不能很有效地配合整个治疗的过程。这样的背景下,会产生患者对于治疗上的怀疑态度,影响到患者有效的治疗效果。而在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可起到对于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我们实际的对比发现,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上为0%,较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法的B组患者的5%,有明显的下降。同时,在整体的护理质量评分上,A组(97.35±2.51)分,较B组(88.17±2.99)分有明显的提升。在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上,A组的(92.13±4.98)分,较B组(89.46±3.77)分也有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对于改善中医内科患者的治疗上有较大的帮助,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心中中医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夏鸣,易丽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中医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16(10):722-723.
[2]李洪云.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中医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7,36(10):828-829.
[3]陶慧丽.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7):64-65.
[4]刘艳丽,朱翠,侯春凤.精细化管理在中医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4(9):772-773.
[5]魏致红,张敏.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中医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母婴世界,2016,22(12):301-302.
[6]蒲兆霖.中西医综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7(10):822-823.
[7]杨秋芬.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9):112-113.
[8]赵云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30-2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