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血糖水平起到的控制效果。方法以本院128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内容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经本文研究,观察组护理后FPG(5.27±0.32)mmol/L,P2hPG(6.98±0.54)mmol/L,HbAlK(5.72±0.11)%,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询证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让患者血糖水平稳定,缓解患者糖尿病恶化趋势,在临床治疗上有显著功效。
【关键词】糖尿病;循证护理干预;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血糖水平高,且糖尿病病情复杂,极容易产生并发症,治疗糖尿病常使用药物进行控制,经长期治疗,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出现依从性降低等问题。循证护理干预法通过提问、寻证,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提供护理。为研究循证护理的效果,本文于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8例作分析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12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对照组64例,性别:男/女=29/35,年龄(51.09±10.81)岁。观察组64例,性别:男/女=27/37,年龄(52.21±11.34)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内容护理,包括定时给药、按医嘱给胰岛素、嘱咐饮食和运动等。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1)提出问题:通过问询方式了解患者家庭背景、病情、生活行为习惯等信息,经过护理人员分析确定临床护理要注意的问题,如患者情绪压抑、不了解控制血糖知识、依从性低等问题。
(2)查找实证: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查找资料,确定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主要由于患者饮食习惯错误、用药不当、胰岛素使用不及时及情绪问题等。
(3)制定方案:根据医师医嘱确定患者胰岛素及药物用量,要求患者用药后半小时不能剧烈运动,对患者注射胰岛素时间进行把控,患者用药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监督,切不能让患者擅自停药、减量等。日常护理中监督患者饮食,食用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切忌食用辛辣食物。同时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通过科学运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运动安排要增加有氧运动,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严格控制运动实践,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患者科学运动[1]。
1.3观察指标
通过检测患者FBG、P2hPG、HbAlc指标,对比护理前后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PG(5.27±0.32)mmol/L,P2hPG(6.98±0.54)mmol/L,HbAlK(5.72±0.11)%,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性慢性疾病,患者患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但患者血糖水平普遍较高,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摄糖量。循证护理干预最大优势在于以患者为核心,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性,改变常规护理凭借经验的护理方式,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和工作效率,让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可充分利用医学理论,尊重患者个人意愿,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水平[2]。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可以从患者饮食、运动、疗养、健康指导、健康干预等多个方面展开护理,深入患者生活,指导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让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形成深入了解,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让患者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治疗,提高医院治疗水平和人性化服务水平。经本文研究,对照组护理后FPG(6.63±0.49)mmol/L,P2hPG(6.98±0.54)mmol/L,HbAlK(5.72±0.11)%。观察组护理后FPG(5.27±0.32)mmol/L,P2hPG(6.98±0.54)mmol/L,HbAl K(5.72±0.11)%,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证实循证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保证患者维持稳定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滟淋,王艳娇,王德财.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疗效及血糖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88-289.
[2]廖海芬,杨连招,陈玲,等.循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健康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7,3(03):213-2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