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3 11:20: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胸腔镜(三孔)肺叶切除术对比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各34例。对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等手术期治疗指标和术口感染、慢性疼痛、肺不张等术后临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术后24h疼痛程度数字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开胸手术而言,效果更好,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帮助患者预后恢复。

关键词:开胸手术;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本文引用格式:苏祥磊,王朝敏,卢森.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60,62.

0引言

肺癌主要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因素等密切相关,是主要表现为胸痛、气短、咳血的恶性肿瘤[1]。通过手术治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主要有常规开胸手术和胸腔镜(二孔、三孔)肺叶切除术,常规开胸术因操作相对简单和手术视野清晰的等优势,较为常见,但其行术时肋骨需切断并撑开创口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2]。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势,能使提高患者预后恢复速度。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为对象,分析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常规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意在提供相关临床手术方案,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12例;年龄50~70岁,平均(59.21±3.18)岁;病程3~31个月,平均(13.66±1.46)个月;临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11例、Ⅲa期1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50~70岁,平均(60.21±2.17)岁;病程2~31个月,平均(13.67±1.44)个月;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14例、Ⅲa期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未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②通过我院伦理协会批准;③精神、认知等正常,能够有效配合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重要器官(心、肾)不全者;②精神障碍、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其他恶性肿瘤合并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患者在施行全麻后,取其侧卧位,在第五或第六肋间做长度约15~20cm外侧切口,切断局部胸壁肌肉,并辅助使用肋骨牵开器牵开肋骨,在完全直视下,进行常规肺叶切除操作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操作[3]。

研究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施行全麻后,取仰卧位。不使用肋骨牵开器,选择做1cm切口位于腋中线第七至第八肋间为观察孔,并胸腔镜置入;做1.5~2.0cm切口为主操作孔于肩胛下线第八至第九肋间,并植入胸腔镜切割缝合器;在第四至第五肋间做6~10cm切口为操作辅助孔,助手可通过其协助术者操作。一般按照动脉→静脉→支气管的顺序进行肺门处理,若相关血管周围淋巴结粘连较为紧密或患者肺裂发育不全,则需按照静脉→支气管→动脉的顺序进行单项式处理,术中,为了利于后纵隔显露,可在必要时缝2~3根细线于后纵隔膜处进行牵拉,以阻挡肺组织[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与NRS评分。术后24h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的标准:没有疼痛为0分,强烈疼痛为10分,疼痛程度越深则分值越高。观察两组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术口感染、慢性疼痛临床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NR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的个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肺漏气、术口感染、慢性疼痛出现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对照组为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肺癌患者易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痰困难等症状,身患癌症本就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何况是肺癌,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上述原因都会影响患者预后[5-6]。传统开胸手术因需牵开肋骨,损伤肋间神经、切断胸壁肌肉、破坏胸廓完整性,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损伤更小,操作更加精确,无需切断胸壁肌肉,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创伤相对较小,使患者相关呼吸功能得到有效保护[7]。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以下优势:(1)防止术后出现渗漏,术中基本采用钝性分离;(2)植入的胸腔镜具有放大功能,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微小血管更易辨认,术野清晰度更高[8]。本次研究表明,因胸腔肺叶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操作更加复杂和精细,故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一点。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术中出血量、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能缓解患者的术后不适感,有效帮助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而术后疼痛是患者正常咳痰恢复的关键因素,故在临床上治疗肺癌可优先考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参考文献

[1]阚强波,田灿琼.肺癌患者完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对比[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7):772-773.
[2]田明发.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4):50-51.
[3]Lim CG,Shin KM,Lim JS,et al.Predictors of conversion to thoracotomy during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lobectomy in lung cancer:additional predictive value of FDG-PET/CT in a tuberculosis endemic region[J].J Thorac Dis,2017,9(8):2427-2436.
[4]冯征,孙盈,陈召,等.两孔、三孔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304-307.
[5]甘俊任,杨逊军,周曼新,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11):1845-1846.
[6]韦武芝,刘宝珊,吕文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1-3.
[7]Yang HX,Woo KM,Sima CS,et al.Long-term Survival Based on the Surgical Approach to Lobectomy For Clinical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mparison of Robotic,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and Thoracotomy Lobectomy[J].Annals of Surgery,2017,265(2):1.
[8]王丽君.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护理体会[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220-2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