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宣教及护理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3 10:41: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配合预防宣教在小儿手足口病的的防控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博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并且加强健康宣教。结果41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皮疹消退时间为3.23d±1.31d,治愈时间7.31d±1.30d,,皆治愈出院,无院内感染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加强预防控制,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对预防疫情发生蔓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手足口病;预防;宣教;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皮芝兰,汤玲.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宣教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91.

0引言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临床儿科中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及口腔等处出现疱疹,严重者会损伤神经和呼吸、循环系统,发生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此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会通过飞沫或者呼吸道进行传染[1],传播率较高,易在医院出现交叉感染,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对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宣教便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博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配合预防宣教在小儿手足口病的的防控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接受博湖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选择4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23例,女患儿18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5.8±2.6)岁。临床症状:持续发热1-4天,发热1-2天发现皮疹,手心、足底和臀部发现疱疹。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抗病毒对症治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隔离,防止并发症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高热患儿物理降温适量使用退热药。

\

 
1.3护理方法

(1)消毒隔离:患儿被确诊患手足口病便要立即隔离治疗,患儿用过的所有医疗器械都要一用一消,病房要通风,寝具要阳光暴晒,排泄物消毒剂浸泡后再处理,紫外线灯每天消毒,消毒时间不能低于一小时,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手卫生准则,护理患儿后彻底消毒。(2)发热护理:多数患儿都有发热现象,多喂食温开水,可冰敷或者温水擦身等物理降温,高热患儿可给予泰诺林等退热药物。严密监测患儿的各项体征,定时测量体温、呼吸、脉搏、心率、血压及体温,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主治医师,以免贻误病情。(3)口腔护理:口腔清洁很重要,进食前后生理盐水漱口,口腔溃疡的患儿3%的碳酸氢钠溶液擦拭,可用西瓜霜或者思密达少量水混合后涂于患处,促进溃疡面愈合,避免发生继发感染。(4)饮食护理:手足口病患儿常因各种生理不适,和身体疼痛影响食欲,要保持营养均衡,才能增强自身抵抗力。应给予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高蛋白、高维生素。难以进食的患儿要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5)心理护理:手足口病发病急,患儿家长常会产生焦虑心理,护理人员要告知该病的起因、症状及治疗和护理手段,消除患儿家长的焦虑、恐惧和担忧,对于因隔离和病痛紧张哭闹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安慰,转移注意力,使患儿放松心态,对护理人员产生友好依赖的心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2]。

1.4预防和健康宣教

1.4.1疾病防控


手足口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爆发性强,所以防控措施极其重要。学校、托幼机构以及社会上应该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防范宣传,全面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全员对该病的防治意识,最好能做到无病预防,患病早发现,缩小感染和传播的范围,避免发生大面积流行,保护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1.4.2健康宣教

(1)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儿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关于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家属可以了解到此病虽然传染性极强,但不是终身性[3],只要预防效果好,就会降低复发的可能性,使其认识到此疾病流行的严重性,从而能够正确对待,严格实施和遵守各项防治措施。(2)当患儿确诊为手足口病则应立即进行隔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指导家长做好对患儿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注意患儿的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在患病和疾病流行期间一定要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2结果

41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皮疹消退时间为3.23d±1.31 d,患儿治愈时间7.31 d±1.30d。所有患儿皆治愈出院,无院内感染和死亡病例发生。
\
 
3结论

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患者以婴幼儿为主,呼吸道、消化道可作为传播途径,若接触含有病毒的疱液也会加以传播。临床上的治疗没有具体针对病因的最佳方法,所以积极进行预防和健康宣教与患病时的临床护理工作、对症治疗都极为重要。有研究[4]指出视频结合图文式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能取得良好效果,这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因为患者均为儿童,所以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先进、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5],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本次研究中在治疗41例手足口病患儿时配合临床药物治疗,加强临床基础护理、严格进行消毒隔离,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发现并发症先期症状时,能够做到及时处理,缩短了皮疹消退与痊愈时间,控制了病情的进展,有效地遏止了疾病的扩散,提高了治愈率。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加强预防控制,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对预防疫情发生蔓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海霞,李海燕.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7):110-111.
[2]刘艳敏.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61-261.
[3]麻秀萍.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82-84.
[4]冯英华,黄沂,黄云淑,等.视频结合图文式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7(1).
[5]齐欣.342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253-2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