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2 14:23: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接诊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参与研究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血压、血糖控制、平衡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比较两组新生儿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行为神经评分。结果观察组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式(P<0.05),且经治疗后的行为神经评分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本文引用格式:侯瑞星.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105-106.

0引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一种危害性极高的脑部病变,由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窒息缺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1]。缺氧缺血性脑病一般见于足月儿[2],早产儿较少发生,症状表现为心跳异常、重肌无力、癫痫等[3],严重时甚至出现休克、猝死,缺氧缺血性脑病危害性极大,治疗不及时会对患儿今后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智力受损、脑瘫等后遗症。临床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尚无特别有效的手段,神经节苷脂近年来被发现应用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有较为显著作用,因此,本文以我院新生儿科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神经节苷脂的临床疗效,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2月至2018年2年接诊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儿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患儿家属知情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使用禁忌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男22例,女18例,平均胎龄(38.45±1.85)周,平均体重(3.07±1.24)kg;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男21例,女19例,平均胎龄(38.67±1.76)周,平均体重(3.10±1.22)kg,将两组患儿性别、体重、胎龄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参与对比。

\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与血压稳定、血糖控制、水电解质药物,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节苷脂治疗,20mg/d,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以7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及观察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在7d后的症状,分为显效、好转、无效。显效:经7d的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皮肤红润,肌张力基本恢复;好转:经7d的治疗,症状有所改善,皮肤向正常新生儿肤色过渡,肌张力较治疗前呈恢复趋势;无效:经7d的治疗,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100%。比较两组患儿的行为神经评分(NBNA),分为5个方面,20道测试,总分40分,37分以上为正常情况,分数越高表明患儿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采用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经7 d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 5.0 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 0.0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行为神经评分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行为神经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儿提高分数更多,在治疗后的对比中,两组患儿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产期各种高危因素造成的神经损伤性疾病,该病具有病情发展快,威胁性高的特点,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引起新生儿休克,甚至是夭折[4],在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随访中,发现一部分患儿有脑瘫、运动能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5]。因HIE受产前因素、产后因素、产时因素影响[6],所以在产检时不能检出该项疾病,产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都是导致HIE发生的高危产前因素,产妇分娩时,如新生儿体型较大,分娩困难是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产时因素,新生儿出生后,由各种疾病引起缺氧、缺血情况的发生,也是导致HIE发生的产后因素。临床治疗HIE存在最佳治疗期,HIE发病6h内,是最佳治疗期[7],超过6h,会导致治疗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临床确诊在治疗HIE中尤为重要。HIE可分为Ⅲ度,轻度患儿会出现兴奋抑制交替、肌张力稍微增高,拥抱反射活跃的表现;而中度患儿开始出现嗜睡,肌张力降低,拥抱、吸吮反射减弱,某些患儿还会出现瞳孔缩小的症状;重度患儿会出现昏迷症状,同时肌张力出现松软或间歇性伸肌张力增高,拥抱、吸吮反射完全消失,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明显,某些患儿还会出现瞳孔不对称或增大对光反射迟钝,症状持续数周,死亡率高,且预后较差,多出现后遗症。临床治疗HIE是以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和修复受损神经元代谢功能为前提,常规治疗方式通常是保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血压,增加供氧。

神经节苷脂脑神经生长发育的必要物质,具有修补、促进神经网络恢复的作用,服用神经节苷脂后其作用分子能穿过患儿血脑屏障,对受损神经进行滋养、修补、促进神经元再生。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患儿,其总有效率为95.00%,疗效显著。行为神经评分,也向理想状态发展。符合相关研究中关于神经节苷脂作用报道。

综上,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采用常规方式+神经节苷脂的治疗方式,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的特点,能够使患儿的行为神经评分趋于正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永磊.神经节苷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9):92-93.
[2]苏丹.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7):74-75.
[3]Hamark C,Berntsson PA,Masuyer G,et al.Glycans Confer Specificity to the Recognition of Ganglioside Receptors by Botulinum Neurotoxin 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7,139(1):218-230.
[4]张欢,赵哩.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分析与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11):84-85.
[5]尹玉华.神经节苷脂GM1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2):60.
[6]Dalton G,An SW,Al-Juboori SI,et al.Soluble klotho binds monosialoganglioside to regulate membrane microdomains and growth factor signaling[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7,114(4):752-757.
[7]魏继征.神经节苷脂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8):11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