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基础结合神经节苷脂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14d以及患儿出院后6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观察组患儿的NBBA、MDI以及P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甘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后患儿的后遗症发生几率小,治疗后各项功能的恢复状况更好,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神经节甘脂;鼠神经生长因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张阳,庞淑兰.神经节甘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可行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170-171.
0引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当前新生儿围产期发生窒息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的损害[1]。HIE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一旦对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则极易导致发生后遗症,并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2]。在常规治疗当中,主要是予以患儿吸氧辅助治疗、降低颅内压及止痉等联合对症支持治疗,但往往临床治疗的效果相对不理想,不良症状的改善率较低且后遗症的发作几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当中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以探析神经节苷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可行性,具体内容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儿体重质量在2.85-4.57 kg,平均(3.47±0.52)kg;患儿出生时间17-40 h,平均(14.3±2.3)h;患儿胎龄38-41 w,平均(39.7±1.3)w;HIE程度分级中,轻度16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观察组患儿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儿体重质量在2.89-4.52 kg,平均(3.52±0.56)kg;患儿出生时间17-42h,平均(14.7±2.2)h;患儿胎龄38-41 w,平均(39.5±1.4)w;HIE程度分级中,轻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14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对比上均未见显著差异,研究具可比性。患儿父母均于研究开展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临床治疗方法,先予以患儿通气治疗,以尽早治疗其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作为主要目标;治疗过程中随时对患儿进行体液监控,注意保持患儿体液的平衡,对患儿脑水肿状况进行控制与抑制,对脑干相关症状予以支持治疗消除并维持其脑代谢;治疗药物选择肌内注射苯巴比妥5 mg/kg、苯巴比妥20 mg/kg、15%-25%浓度甘露醇0.5 g/kg。而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应用神经节苷脂(国药准字:H20046213)20 mg,配浓度10%的葡萄糖注射液30-50 mL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以1次/d;肌肉静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国药准字:S20100005),以1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①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儿的意识恢复、肌肉张力恢复正常、原始反射恢复正常且呼吸平稳;有效:患儿治疗后症状部分改善但未见完全恢复;治疗无效:患儿治疗后症状均未见明显改善。②后遗症:在进行治疗的第14 d对两组患儿的行为神经应用NBBA评分进行测定,测定的内容中包括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行为能力以及患儿一般状况等内容,以总得分越低表示患儿的脑损害程度相对越高;于患儿出院后3个月,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智力发育指数(MDI)以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定,以评分越高表示患儿的脑损伤恢复程度相对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 1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各评分指数以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对比应用t检验,临床了事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对比χ2检验,P<0.05时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患儿更为显著,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详细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后的NBBA、MDI以及PDI评分结果对比。在治疗14 d以及患儿出院后6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观察组患儿的NBBA、PDI以及M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详细见表2。
3结论
新生儿在临床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在临床上会表现出窒息或缺氧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症状,同时伴随一系列的神经系统异常,对于严重者可能导致发生新生儿死亡事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围生期发生脑损伤的重要影响原因[3-4]。对于HIE的常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更多效果相对较不理想,患儿在治疗后的后遗症发生几率相对较高。研究提示神经节甘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具有积极的意义。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神经营养剂、保护剂与再生剂,该药主要用于对神经损伤的治疗,能促进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的神经元存活、发育、生长、分化以及再生,可显著提高患儿受损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并促进受损的神经纤维沿着正确方向进行生长,同时趋使神经纤维生长并定位在靶细胞从而形成功能性的连接。神经节苷脂则可以促进HIE患儿神经组织以及大脑的发育正常,对于大脑组织本身包含的多种神经节苷脂对于损伤神经以及大脑组织的修复上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次研究当中,将本院收治的100例HIE患儿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基础结合神经节苷脂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14 d以及患儿出院后6个月的随访调查显示,观察组患儿的NBBA、MDI以及P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提示患儿经神经节甘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后,临床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其神经与运动心理机能均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后遗症发生几率上有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神经节甘脂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上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后患儿的后遗症发生几率小,治疗后各项功能的恢复状况更好,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海霞,郭晓燕.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0):1561-1564.
[2]黄坤美,黄永辉,连文喜,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38-339.
[3]张婵.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2):17-18.
[4]黄荔涵.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5):50-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