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方面的质量管理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2 14:20: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方面的质量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案。另外选择同期20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发生率、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两组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价(90.5±1.6)分、护理满意度(89.5±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质量管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侯蕊.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方面的质量管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311,329.

0引言

临床护理中预防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事件非常必要,这种非预期事件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也会造成医患纠纷的发生[1]。研究发现65岁以上高龄住院患者中30%会出现不同程度跌倒、坠床事件,且会因此造成软组织挫伤、骨折脑伤等,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我院内科护理管理中为了预防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20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3~78岁,平均(40.8±0.2)岁。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0~75岁,平均(40.2±0.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用药指导、生活指导、住院环境介绍等。观察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如下:①组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组6名护理人员,定期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相关培训,纳入品管圈培训内容,组长为护士长,以医院政策、规章制度、医院现状为基础,积极开展“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活动宣传[3]。②制定目标:收集我院内科以往每年住院总床日数、跌倒或坠床发生数等,确定目标值。③分析跌倒、坠床原因:首先是疾病本身因素,疾病病理改变会影响生理改变,造成脑供血不足、高血压、脑梗死、骨骼肌肉力量下降、神经功能及感觉功能异常等,造成患者跌倒。其次是患者心理因素,对于一些久治不愈的患者来说精神状态、认知功能都会明显降低,也会因此发生跌倒、坠床[4]。特别是高龄患者活动能力降低,跌倒、坠床风险更大。还有一些患者对自身活动功能、跌倒或坠床风险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会造成跌倒、坠床。再次,药物性因素也是跌倒、坠床的重要原因,临床上所用的镇静安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应用后可能出现头晕、眼花,降压降糖药物应用后也可能出现低血压、低血糖事件,利尿剂应用后可出现低血钾症,这些都会造成患者跌倒、坠床[5]。最后,体位因素及基础设施因素也是其重要原因。患者突然改变体位,上下床或下蹲站立时动作过快也会出现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病房内防护措施不足、病床无护栏、浴池卫生间未使用防滑垫或扶手、座椅无防滑装置等均会造成跌倒、坠床。还有地面不平、潮湿以及光线昏暗均可能造成跌倒、坠床。④制定护理路径:针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来制定护理路径,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来评估危险程度,确定危险级别来采取护理对策。评估病房环境安全性。⑤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评估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对危险系数高者的床头张贴红色警示标识,提醒各班次护士提高警惕。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跌倒/坠床的预防宣教,采取对于预防措施。对患者身体素质、文化程度、家庭背景、跌倒/坠床教育等进行评估,指导家属积极参与预防工作,陪伴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保证住院环境安全,夜间开地灯、确保光线充足,患者可根据自身习惯调节病区光线,枕边设置呼叫铃。建设无障碍病房,走廊、浴室、卫生间安装扶手、放置防滑垫,危险的地方张贴警示标识。引导患者快速养成预防跌倒、坠床的习惯,穿防滑鞋及合适的衣裤,下床及出门活动时要有人陪伴,必要时给予搀扶。需要外出检查的患者要安排护理人员陪同。晚上入睡前尽量少喝水,避免起夜。及时调整患者的情绪,让其学会控制自我情绪、量力而行。做好药物应用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跌倒、坠床风险。住院3~5d后,由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组长来评估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发放图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宣教预防跌倒、坠床。组织家属、患者、医护人员开展座谈会,让更多的人学习预防跌倒、坠床的经验、知识,掌握预防技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发生率、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价(90.5±1.6)分、护理满意度(89.5±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改进及服务的完善,更多的开始关注住院患者的安全性问题,如跌倒、坠床、交叉感染等问题[6]。这些安全性事件的发生会造成机体损伤,还会引起功能衰退,不利于患者正常治疗、生活和预后,甚至危及生命[7]。临床护理中除了根据患者的治疗、病情康复需要而实施护理之外,还关注护理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风险[8]。积极预防跌倒、坠床事件是评估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住院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是后续护理研究的重要内容[9]。临床护理路径(CNP)指的是一组医务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制定的一套最适合的且能够被大多数的患者所接受的照护方案[10]。CNP严格要求护士在时间、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按照路径计划和预订的内容进行操作,满足了患者对疾病认知的需求,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1-12]。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住院患者跌倒或坠床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价(90.5±1.6)分、护理满意度(89.5±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中有必要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预防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万孟超,陈燕.CQI在老年干部病房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4):67-68.
[2]应向华,陈英耀,陈洁,等.医院风险管理中风险的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12(4):3-5.
[3]陶明,肖祖碧,孙全林,等.心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认知行为调查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33(1):84-86.
[4]关巧云,臧宝华.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137-139.
[5]梅荷珍.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18(4):1688.
[6]连爱华,张文萍,郭秀玲,等.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内科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兵团医学,2015,46(4):70-72.
[7]向代群,宋锦平,周倩.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9):3563-3565.
[8]王辉,郭丽君,庄利梅,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18):69-70.
[9]王海青.基层医院患者跌倒(坠床)14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63.
[10]刘智利,黄惠根,魏丽君,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28(9):1093-1095.
[11]鲍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58-1959.
[12]李岚.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风险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8(17):1444-14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