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谈老年人心理健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2 09:31: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老年人生活的是否幸福,心理健康是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关爱这一特殊群体应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义、标准和如何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指导。目的在于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使老年人具有更幸福的晚年生活。

关键词:浅谈;老年人;心理健康

本文引用格式:马莉萍,陈丽丽.浅谈老年人心理健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76-77.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有了较足够的重视,但心理健康方面关注明显不足。老年人已成为最缺乏心理知识的群体。据调查显示,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大脑功能的退化,使60%~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0%的人有明显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1]。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充分的关注。

1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2]。根据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有关学者制定了十条老年心理健康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地了解自己。(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2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

2.1产生衰老感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大脑功能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减弱,导致感觉能力降低、意识性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感觉迟钝,听力、视觉、嗅觉、皮肤感觉等功能减退,而致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灵敏度下降;再有是动作灵活性差、动作不灵活、协调性差、反应迟钝、行动笨拙。

2.2孤独和依赖

孤独是指老年人不能自觉适应周围环境,缺少或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思想和感情交流。孤独心理最易产生忧郁感,长期忧郁就会焦虑不安、心神不定。依赖是指老年人做事信心不足、被动顺从、感情脆弱、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等,事事依赖别人去做,行动依靠别人决定。长期的依赖心理,就会导致情绪不稳,感觉退化。

\

 
2.3易怒和恐惧

老年人情感不稳定,易伤感、易激怒,不仅对当前事情易怒,而且容易引发对以往情绪压抑的怒火爆发。发火以后又常常感觉到如果按自己以前的性格,是不会对这点小事发火的,从而产生懊悔心理。

2.4抑郁和焦虑

抑郁是常见的情绪表现,症状是压抑、沮丧、厌世等,这与老年人脑内生物胺代谢改变有关。长期存在焦虑心理会使老年人变得心胸狭窄、吝啬、固执、急躁,久则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促使疾病发生。

2.5睡眠障碍

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能力低下,造成睡眠减少、睡眠浅、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

3老年人心理变化原因分析

3.1角色转变


这是老年人退休后的首要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正常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感受差异十分明显。

3.2能力转变

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闲,他们需要在有生之年能够再为社会多做一些工作,所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便是这类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然而很多年高志不减的老年人身心健康并不理想,他们或者机体衰老严重或者身患多种疾病,还在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衰退也非常明显,就使得这些老年人在志向与衰老之间形成矛盾,有人还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恼和焦虑之中。

3.3经济保障转变

老年人离退休后,由于经济保障相对较工作时减少,且自觉社会地位不高,因而使得这类老年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性情也比较郁闷,处事小心,易于伤感,如果受到子女歧视或抱怨,性格倔强的老年人常常会滋生一死了之的念头。所以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突显出来,因此急需社会的热切关注。

3.4意外刺激

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长寿,但实际生活中的意外打击、夫妻争吵、亲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的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因此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导致老年人早亡。

4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

(1)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和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知疾病,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指导老年人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的生死观。

(2)老年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新事物、新观念不容易接受。通过开展谈心交流活动,了解其背后的实际需求,因势利导,化解郁结,并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适当发泄法等。

(3)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适当的兴趣和爱好,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太极拳、练气功、健身活动等。

(4)保持家庭关系和谐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人是群居动物,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家庭是社会的单元,亲情的温暖有时胜过良药。

(5)强化老年人自身素质,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3]。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值得全社会人人关爱和尊敬。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分析其发病因素,积极宣教,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保健非常重要。

\

 
参考文献

[1]王春丽,孙长安,刘洁.老年心理健康障碍原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59-160.
[2]张静.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校园心理,2012,10(3):206-207.
[3]刘林.浅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3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