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互联网医院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1 12:02: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互联网医院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对照组患者均对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给予互联网线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健康教育后,其血压水平相比对照组有降低,且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两种方式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互联网线上健康教育,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可在临床中普及与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高血压;健康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李佳婧,胡怀宁,陈萍萍,等.互联网医院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88,309.

0引言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1],因而做好临床预防与控制十分重要;健康教育是慢性疾病防治的关键环节,目前多数健康教育是在医院展开,但患者在出院后则没有得到延续性的健康指导,因而以往的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血压的防治需求。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线下健康教育已经逐渐转向线上网络健康教育,应用网络技术克服了空间与时间的阻碍,确保患者健康行为得到有效监督[2]。因而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互联网医院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展开探讨。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8~67岁,平均(47.5±19.5)岁,病程1~10年,平均(5.5±4.5)年,Ⅰ级19例、Ⅱ级21例、Ⅲ级20例,均对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7~66岁,平均(46.5±19.5)岁,病程1~9年,平均(5.0±4.0)年,Ⅰ级21例、Ⅱ级22例、Ⅲ级17例,给予互联网线上健康教育。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对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常规血压监测、饮食指导,出院后电话回访等方面。实验组则给予互联网线上健康教育。首先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与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健康意识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建档工作,并根据其调查结果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3]。其次成立健康教育随访组,并由其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展开云随访系统管理[4],通过短信通知等方式定期提示患者参与健康知识培训讲座,让其深入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健康意识。最后建立健康教育交流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群[5],通过公众号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并设置留言板,方便患者提出疑问,作为平台维护人员则要及时回复患者提问,并给出专业的健康指导。同时安排微信群主每天发送高血压相关科普知识,向患者推荐日常良好生活方式,告知其注意饮食习惯与运动方式的培养;微信群设置固定时间让患者将自测血压进行上传,做到实时监督与及时调整。从而让患者即使在出院后也能得到实时健康教育。

1.3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经健康教育后的血压水平变化与健康行为;由我院自拟高血压患者依从性调查表,对患者遵医用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与定期监测等方面进行评估,问题回答“是”为依从性良好,问题回答“否”为依从性差;累积各项健康行为依从性百分率在75%及以上,则为该项指标依从性良好,监测时间为3个月[6]。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观察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中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行2检验,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


观察两组间研究数据,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血压水平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其血压水平均有降低,且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组间患者健康教育前后依从性对比

对比两组数据,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各项健康行为依从性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依从性有明显增高,且实验组各项健康行为相比对照组依从性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并逐渐趋向年轻化[7];为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促进临床健康教育的普及、推广工作愈加迫切。多数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对其展开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后,患者饮食规律性、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均得到良好改善;但在出院后患者缺乏监督与教育,使得健康行为无法得到延续。但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云随访系统管理、微信实时通讯工具等被大力应用,通过云随访系统能够实时提醒患者复诊,并参与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对患者健康行为进行追踪[8]。而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则能随时随地向患者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以在线监督与学习的方式,提高患者在出院后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确保健康教育得到延续;最终达到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良好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经互联网线上健康教育后,其血压水平明显降低,且各项健康行为依从性相比对照组更高,其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互联网线上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健康意识,降低血压水平有积极作用,可实现院后延续性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徐琢,李江津,王婧,等.移动互联网对在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242-244.
[2]徐芳,郑智玲.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4):133-135.
[3]江敏,周莲,王黎,等.现代通讯平台用于高血压患者后续健康教育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1):39-42.
[4]白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98.
[5]郑秀丽.微信健康教育对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2):226-228.
[6]Jafar TH,Allen JC,Jehan I,et al.Health Education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 Training in Hypertension Management:Long-Term Effects on Kidney Function[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6,11(6):1044-1053.
[7]Jindal RM,Mehta K,Soni R,et al.Diabetes,hypertension,sanitation,and health education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Guyana,South America[J].Indian Journal of Nephrology,2016,26(3):192-198.
[8]吕恒旭,刁海燕.网络化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4):128-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