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孕期孕妇1247例,全部孕妇均接受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分娩后接受超声检查,引产胎儿进行尸检,比较两种方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结果本组共有8例胎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6.42‰;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任翠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176-177.
0引言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妊娠率得以提升,但受到环境、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升高趋势,使新生儿出生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1]。有资料报道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新生儿心脏内部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可使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有效诊断[2]。但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上并无过多研究。本次研究就选取中孕期孕妇1247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中孕期孕妇1247例,年龄20~37岁,平均(27.5±4.8)岁,孕周21~28周,平均(25.1±2.3)周。包括646例初产妇和601例经产妇。
纳入标准:单胎妊娠中期孕妇;先天性心脏病符合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妊娠早期或晚期孕妇;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研究方法
首选为孕妇开展常规B超检查,应用探头对胎儿体型、位置、回声等进行仔细观察。然后为胎儿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应用的仪器为PHILIPS生产的HD1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进行合理选择,首先对胎儿所处的位置进行确定,对胎儿机体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头围、股骨、腹围、双顶径等,然后检查孕妇机体各项指标,包括脐静脉血流量、脐动脉血流量、羊水量,并对孕妇的机体心胸比例进行计算,对胎儿自身心脏所处的位置、心房间隔、心脏大小及形状、心室间隔是否完整进行观察;然后对胎儿机体心脏卵圆孔大小、心脏二尖瓣、三尖瓣位置和形态进行观察。其次需对胎儿的心肌功能进行观察和记录,对胎儿胎心率进行计算。最后需对心房心室的瓣膜关闭情况进行严格监控,包括二尖瓣、三尖瓣是否保持一致,是否具备完整的十字交叉结构,若胎儿存在心脏病,则开展筛查时需应用六切面扫描方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准确率,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主动脉弓缩窄、心内膜垫缺损、左心发育不良。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严重威胁胎儿和新生儿生命安全的疾病,有资料报道称,临床上在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时,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常规超声、心电图和其他医学影像学检查方式,但上述检查方法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上述方法无法对胎儿心脏结构进行清晰显示[3]。
通过有效防治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使新生儿出生质量得以提高的有效措施,而实施广泛临床筛查则是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有效预防的主要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新生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引产胎儿尸体解剖可知,共有8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6.42‰,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结果相符[4]。其中3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经常规超声检查确诊,而有7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提示在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优于常规超声。与前人研究报道结合可知,由于胎儿心脏存在多个切面,因此当心脏存在畸形时,异常会发生于多个切面,因此三血管气管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检查具备重要诊断价值,有利于使异常检出率提高[5]。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心脏异常结构和明亮的过隔血流,同时可对血管大小比例进行显示,从而使心脏血管异常得以发现,使异常诊断率提高。本次研究中1例法洛四联症胎儿被漏诊,分析其原由,主要是由于法洛四联症不具备心胸比例增加,四腔心不对称等特点,可能和胎儿时期左右新系统压力保持基本相同,从而导致血液可经由胎盘分流、脐动脉分流而实现重新分配有关。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赵宝志.三维和二维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标准切面的显示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7):612-616.
[2]孙夫丽,吴青青,王莉,等.ISUOG实用指南(更新版):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指南解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4):283-290.
[3]范海波,焦阳,陈立新,等.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4,11(10):820-827.
[4]王林林,何怡华,张烨,等.对比研究胎儿复杂心脏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与病理检查结果[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2):294-300.
[5]杨静,刘霞,许川一,等.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52-4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