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自信训练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5 16:45: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日常护理中采用自信训练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100例,为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所接诊,取组中50例,以常规方式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即对照组,余下50例则展开自信训练,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患者研究中自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自信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自信心,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样存在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信训练;精神病患者

本文引用格式:徐记芳.自信训练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39,341.

0引言

在精神科中,医院所接受的患者大多数在精神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由于患者精神上存在一定问题,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会遭到人们的质疑[1]。这就造成病人自信心遭受很大的打击,从心理上开始否定自己。在心理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病人的病情愈演愈烈,导致患者在医院接受精神药物治疗时,效果必不显著。本文主要研究自信训练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心,间接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100例,为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接诊,取组中50例,以常规方式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即对照组,余下50例则展开自信训练,即观察组。对照组中女24例、男26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37.57±1.43)岁,病龄5个月至6年,平均(3.40±0.23)年;观察组中女22例、男28例,年龄在23~64岁,平均(36.57±1.38)岁,病龄6个月至7年,平均(3.20±0.19)年,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大部分由于精神问题开始对自身进行否定。做任何事情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总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这对正常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2]。为此,我们在帮助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会通过帮助患者建立自信。从而能够使患者在治疗中更加快速地康复起来,过正常人应有的生活,自信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病情科普教育。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患者认为自己身体出了大的问题,可能会伴随一生无法治愈,这就造成患者更大的精神压力,加重病情的发展。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有利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治疗中能够保持一种正常的心态,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促进病情更快好转。

(2)正面积极能量宣传。病人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病情什么时候能好,好的几率有多大。经常向患者传达完全治愈的案例,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向患者介绍不同阶段病情的发展情况。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对康复的自信,释放内心压力。

(3)帮助患者制定一些容易实现的目标。患者由于患病,在处理问题上存在心理障碍,缺乏信心[3]。通过帮助患者制定一些容易实现的目标,并鼓励患者去尝试。在患者顺利完成后,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在这种训练中,患者开始重新建立面对生活的自信,感觉尝试重回健康人的生活。

(4)通过专业的心理医师帮助病人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患者赶走心中的怯弱,使心理变得更加阳光。在加强患者心理暗示中,通过鼓励患者大声朗读自信训练的材料,使积极因素印刻在患者脑海中。当患者心理精神承受一定压力,经受刺激时,能够通过这些积极的因素,放松下来。避免因为紧张过度,造成病情发作,达到无法自控的地步。

(5)组织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在病人患病期间,基本上是完全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空间中。时间久了,患者就容易造成自己心理障碍,不愿与外界交流。通过将患者组织起来,引导患者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长时间的交流慢慢使患者能够敞开心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自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自信评分由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日常行为表现以百分制进行评估,得分与自信能力成正比。生活质量则按照SF-36量表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各数据都以SPSS 19.0处理,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自信评分为(88.34±2.09)分,对照组为(72.34±1.99)分,对比可知,观察组优势明显,P=0.001,t=9.082;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为(73.12±2.73)分,对照组为(63.12±1.48)分,对比P=0.012,t=7.287。结果如下表1。


\


3讨论

在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数患者的情绪极不稳定,容易造成患者对健康的生活失去信心。通过自信训练可以使患者能够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重新建造自身的人生信仰。在精神患者中,通过自信训练,患者能够在心理医师指导、积极心理暗示、正能量的感染、与他人的沟通中重新树立对正常生活的信心。这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精神紧张,而且有利于强化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精神科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思想意识退化、内心封闭。在发作时,无法控制自己意识,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周围人的正常生活。结合本次研究可知,在自信训练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信能力,进而达到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改善的效果,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淑芬,黄金茹,赵戈辉,等.自信心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2):126.
[2]于燕燕,陈祎,戴晓知.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信心、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14-15.
[3]向欣.浅谈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08-2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82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