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对更年期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5 10:05: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对更年期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110例更年期失眠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通过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经评估为92.73%,与对照组患者的74.55%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更年期失眠患者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药;针灸;更年期失眠;生活质量;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饶安平.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对更年期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61-262.

0引言

更年期失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一般表现为心悸、盗汗、入睡困难、易醒、烦躁、易怒、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1]。针对更年期失眠的治疗,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剂、镇静剂、神经营养剂等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失眠状况,但是长期服用,容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且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2-3]。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或因思虑过度、内伤心脾,或因体虚阴伤、阴虚火旺,或受大惊大恐、心胆气虚,或宿食停滞化为痰热、扰动胃府,或情志不舒、气郁化火、肝火扰神,均能使心神不安而发为本病。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治之纲在阴阳协调,使神志安宁。根据其虚实或虚实兼夹处以相应之法。鉴于此,本文针对所选病例,就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展开研究,旨在指导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110例更年期失眠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更年期失眠相关标准,具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困难,易醒,精神状况差,且反复发作等表现。排除有精神疾病或对研究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器质性失眠患者。对照组55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8例;年龄45-57岁,平均(48.2±3.9)岁;病程1-5年,平均(2.8±1.4)年。观察组55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7例;年龄45-58岁,平均(47.6±4.1)岁;病程1-5年,平均(2.9±1.6)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睡前30min口服阿普唑仑0.4-1.2mg,口服谷维素,20mg/次,3次/d。

观察组患者通过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治疗,中药方选根据不同证型分别以舒肝解郁泻火、镇心安神,清化痰热、和中安神,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滋阴降火、交通心神,益气定惊、安神定志等,方能标本兼顾,以达其效。处方:分别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归脾汤加减,六味地黄汤合交泰丸加减,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针灸取穴:主穴:百会、安眠、四神冲、神门、申脉、照海等穴位。配穴:肝火:行间、侠溪,痰热加丰隆、内庭。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心肾不交加太溪、心俞。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魄户。手法为平补平泻,每个穴位留针30min,1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针1周,息3d,治疗期间保持清淡、规律饮食。

\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更年期失眠患者的临床有效率;(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通过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等进行评定,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疗效标准

显效:睡眠质量显著改善,醒后精神充沛;有效: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睡眠深度有所增加;无效:睡眠质量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临床疗效即计数资料通过(%)表述,卡方检验,生活质量评分即计量资料通过(±s)表述,t值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率经评估为92.73%,与对照组患者的74.55%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心理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更年期失眠多与内因和外因有关,前者包括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失调等,后者包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等。患者临床以睡眠困难、心悸、多梦、易醒、盗汗、精神不振等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5]。针对该病的治疗,西医常以镇静剂、激素替代剂等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长期服药,患者容易发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耐药性甚至增加癌症发病率等一系列不良反应[6]。

中医学将失眠归属为“不寐”、“目不暝”等范畴,认为其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忧虑过度伤及脾、心,情志不畅造成肝气郁滞,因此发生睡眠障碍。特别是处于更年期,阴阳失调,加上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使肝气郁结于体内[7]。鉴于此,针对该病的治疗补虚泻实为治疗原则。在不同证型代表方的基础上均分别选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龙齿、珍珠母、酸枣仁、元肉、伏神、朱砂、合欢皮、合欢沙等安神之品。同时,通过针灸相关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平衡脏腑阴阳,百会位于头顶,针灸其主要是宁神定志,与三阴交配合,取协调阴阳、疏通上下之法;针灸太冲、太溪穴位主要是平肝补肾;针灸申脉、照海穴位主要是平肝潜阳;安眠穴位是治疗失眠的重要穴位;针灸四神冲、内关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针灸配合治疗,效果更佳。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更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给予更年期失眠患者中药与针灸综合干预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背腧穴擦法治疗更年期失眠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458-460.
[2]张宏艳.中医针灸辅助治疗更年期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5):152,156.
[3]刘唯群.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9):188-189.
[4]杜云鹏.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7):122-123.
[5]李磊,惠健,杜培学.联合针灸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3):339-341.
[6]张仲平.针灸辅助治疗更年期失眠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2):131.
[7]刘芹芹.中医针灸对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1):45-46.
[8]王越.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分析[J].山西中医,2017,33(6):4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