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5 09:55: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炮制方法对于临床应用效果的实际影响。方法需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实验组(49例)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药物均未经炮制,而实验组患者使用的药物均预先进行炮制,比较两组的患者状态、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情、神、形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神、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92%,但是对照组仅为77.55%,P<0.05;(3)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3%,P<0.05。结论将中药实施炮制处理后再进行治疗,可以强化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所以应当推广此方法。

关键词:中药;炮制;临床应用效果;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李志伟.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51,253

0引言

炮制也即是将中草药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处理方法有水制、火制等[1],主要目的是强化药物效用,降低或是消除药物毒副作用。本文选择了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就未经炮制的药物效果与经过炮制的药物效用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需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实验组(49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6.6±5.1)岁。实验组:男性21例,女性28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7.4±5.6)岁。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需进行中医治疗;②全部患者表示愿意参与本次研究活动;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病变患者;②意识障碍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所以能够分组研究。

\

 
1.2方法

需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未经炮制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即在依据患者病情选取药材后,让患者煎制温服。

需为实验组患者使用预先炮制的药物进行治疗,炮制流程如下:(1)净制药材,去除非药用部分,将药材各个部位分类放置,结合患者病情需求与每味药材功效逐一入药;(2)切制药材,尽量保证药材在切片后粒度、厚薄、长短等均匀,以避免煎煮中出现大溶出率,影响药效;(3)实施炮制操作,也即可以采取炒制、锻制等方法降低中药毒副作用,提升药效,或是借助油炸、沙烫等措施破坏药材毒性作用,增强用药安全性;(4)进行辅料制作,也即需以药物特性为基础,对辅料进行加工处理,例如苦寒药物建议采用酒制形式来降低苦寒特性[2],川芎与当归也可以利用酒制方法增强药效,杜仲与知母适合盐制,柴胡倡导醋制方法加工辅料,竹茹与厚朴宜采用蒸制或是姜炙,木香可以采用煨制;(5)称取药材,并加水浸泡30min,之后以文火进行煎煮,待煮沸后需持续煎煮30min,将药物过滤,重新加水实施二次煎煮;(6)全部步骤重复3次,最后留汁400mL,让患者分早晚两次服用,并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状态、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1)患者状态:借助《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情、神、形状态[3],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状态越好;(2)临床治疗效果:无效:药物未发挥作用,并且患者症状无改善;有效:药物作用一般,且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显效:药物作用明显,且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所以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4];(3)治疗安全性:对治疗过程中惊厥抽搐、胃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的例数进行统计[5],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抽搐+胃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需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活动中产生的观察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患者状态的数据表示方法是(±s),并行t检验,而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的数据表示方法是n/%,并行2检验,参考标准均以P<0.05为准。

2结果

2.1分析患者状态


分析数据可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情、神、形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神、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内容见表1)。


\
 

2.2分析不同炮制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比对数据后可以发现,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92%,但是对照组仅为77.55%,P<0.05(具体内容见表2)。


\
 

2.3分析治疗安全性

比对数据后可以发现,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8.16%,而对照组则是26.53%,P<0.05(具体内 容见表3)。


\


3讨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中医作用机制得到了有效证明,传统医学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但是基于中药来源于自然界,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需要结合中药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性质进行处理[6],而这一特殊处理流程便是炮制。

本次研究表明,较之未炮制的药物,经过特殊炮制的药物药效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实验组患者使用经过炮制的药物后,患者治疗效率与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药物不良反应(8.16%)低于对照组(26.53%),究其原因,经过合理炮制的药物,其中有害物质较少,所以能够大幅度降低毒副作用[7];并且其物理性状有所改变,易于取拿,方便患者使用;而经过针对性的炮制处理,也能将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出来[8],患者更易吸收。

综上所述,将中药材进行炮制处理后再应用于患者治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所以可以推广此方法。

参考文献

[1]郭红鱼.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5):152+154.
[2]王清浩,王云,张雪,等.党参产地加工及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22):206-214.
[3]刘德华.中药炮制方法对其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9):106-108.
[4]金军女,李文英.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相关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0):107.
[5]梁顺光.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对疗效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7,29(07):139-140.
[6]冯云.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143-144.
[7]沈多荣.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与应用思考[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5):102.
[8]燕军玲.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5):666-6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