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4 10:47: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62)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31,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对62例患儿护理满意度、康复效果、伤残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伤残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显著,既可提高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又可降低伤残情况。

关键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循证护理;伤残情况;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李丽娜.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59,62.

0引言

现阶段临床针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多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但该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无法达到临床护理目的[1]。随着护理行业的发展,循证护理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护理方法以循证医学为原则,参考科学研究结果制定合理护理措施,在降低伤残情况方面有一定价值。本次选择62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评价其护理满意度、康复效果、伤残情况。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62)进行研究,分为2组(随机表),即每组31例样本。实验组:男(n=16)、女:(n=15);年龄:1-6岁,平均(3.2±2.0)岁;病程:3-15d,平均(8.5±5.0)d;对照组:男(n=17)、女:(n=14);年龄:1-5岁,平均(2.8±1.5)岁;病程:3-16d,平均(8.2±4.8)d。对比两组(n=62)基础资料,P>0.05,可比。该研究课题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患儿/家属均知情,且自愿签署入组同意书。排除:(1)精神系统疾病患儿;(2)依从性较差患儿。纳入:(1)配合能力较好患儿;(2)伴有高热、抽搐、焦躁、肢体强直等症状患儿;(3)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患儿。

1.2方法

实验组:循证护理,(1)小组成立:护理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护理小组,在上岗前均需接受严格培训,待考核过关便可参与本次护理[2]。(2)确立问题:如何改善伤残情况,缩短其各功能恢复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3)建立循证支持:对患儿病情、性格、饮食喜好、受教育背景、潜在危险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查阅知网、万方等学术性文献资料,结合本院医疗、护理资源,制定优质护理方案[3]。(4)护理:①基础护理:对伴有持续发热患儿,护理人员需将病室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温度:23-25℃;湿度:55%-60%),并定时进行通风,确保病室空气质量[4]。叮嘱家属勿为患儿穿戴过厚衣物,可使用冰袋、温水擦拭等方式降温,若其高热症状不改善可遵医嘱进行药物降温。对昏迷患儿需加强对其口腔、皮肤、眼睛的护理,定时对肢体进行按摩,还可指导家属协助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5]。对伴有抽搐患儿,需及时对抽搐诱发因素进行处理,与此同时于齿间放置压舌板,避免发生咬伤事件。对呼吸衰竭患儿需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并定时进行吸痰,确保其呼吸道通畅。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于患儿入院后,需对其家属进行安抚、健康教育,告知其治疗、护理方法,对其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需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出现不配合治疗等情况[6]。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协助医师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需加强对其生命体征、临床指标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患儿主治医师。此外,护理人员需告知家属/陪护人员基础护理技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1.3分析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评估


参考医院统一发满意度量表评价,分值:100分,得分、满意度呈正比。

1.3.2康复效果评估

观察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评价。

1.3.3伤残情况评估

常见肢体障碍、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计量资料(护理满意度、康复效果)用t进行检验、[(±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伤残情况)以卡方()进行检验、百分数(%)进行表示,两组数据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1.03±3.11)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22±3.08)分,两组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8.6626,P=0.0000。

2.2康复效果

62例患儿康复效果评估,详见表1。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
 

2.3伤残情况

62例患儿伤残情况评估,详见表2。结果: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
 

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为常见感染性疾病,该疾病好发于儿童,死亡率高达10%-30%,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诱发的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若不及早实施有效干预、治疗,极易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危及其生命,故需配合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其康复效果[7]。

循证护理结合患儿临床需求,参考科学理论依据制定的护理措施,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两方面进行,基础护理的实施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进行,对高热患儿需及时采取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并将病室温湿度、空气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高热症状诱发惊厥损伤神经系统;对昏迷患儿需加强对其肢体的按摩,避免发生压疮现象;对抽搐、呼吸衰竭等患儿需及时对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还需在齿间放置压舌板,有效规避咬伤的发生,配合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家属情绪,提高其配合程度。此外,在护理操作实施前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可确保本次护理质量,还可提高家属对整体护理满意度[8]。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1.03±3.11)分高于对照组,三项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伤残情况为6.45%低于对照组,故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价值得以证实。综合上述,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

价值显著,对提高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伤残情况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进芳,赵娟,凌艳萍.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贵州医药,2018,42(5):128-129.
[2]齐红阳,徐建华.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1):85-87.
[3]张伟,胡玉莲,袁征.菖蒲郁金汤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7):1305-1308.
[4]韩娜.病毒性脑炎患儿综合性康复护理对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200.
[5]吴俊,贾秀英.延续性护理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7,42(2):244-246.
[6]郝丹丹.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胎盘多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7,39(12):1802-1804.
[7]高颂轶,党清华,高小倩,等.更昔洛韦分别联合神经节苷脂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3):373-376.
[8]王晓.早期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220-2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