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肾内科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肾内科dK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4hUaer指标、scr指标、BUn指标、CysC指标、fP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现早治疗dKd,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死率有重要作用价值。
关键词:肾内科;糖尿病肾病;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董庆铁,景分清,张晟.探析肾内科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04-105.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生活习惯改变等各种因素影响作用下,人们对日常生活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1]。但是,相关临床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体人们对于自身身体健康问题尚未引起高度重视,而且临床糖尿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进而导致DKD发生率也随之增加[2]。与糖尿病临床治疗相比而言,DKD的临床治疗难度更大[3,4]。故此,临床需尽早发现、尽早治疗DKD,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探析肾内科DK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肾内科DK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有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38-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65±5.75)岁;病程时间4个月-13年之间,平均病程时间为(6.45±1.50)年;疾病分型包括Ⅰ型糖尿病有19例,Ⅱ型糖尿病有11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有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37-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80±5.60)岁;病程时间4个月-13年之间,平均病程时间为(6.30±1.75)年;疾病分型包括Ⅰ型糖尿病有20例,Ⅱ型糖尿病有1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干预指导,主要包括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饮食习惯等,予以合理膳食指导,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并需合理搭配食物结构比例;积极改善各种不合理生活方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少抽烟,少喝酒,适量增加体育运动等。对照组降糖药物选择以患者自愿选择,口服为主,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降压药物沿用以前降压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研究组积极推荐DKD逐级预防,从诊断糖尿病开始实施积极预防,严格早期检查监测肾小球滤过率,早期干预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干预肾小球及小管的损害,减少和延缓蛋白尿产生,尽力控制尿蛋白量、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尿酸血症等导致肾功能持续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严格血糖达标管理,HbA1c控制在7%左右或以下,对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放宽至8%以下,推荐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使用ACEI/ARB降压治疗,促使血压达标,目标值130/80mmhg,只要出现微蛋白尿即使血压不高,也早期使用ACEI/ARB治疗,并接受血栓通药物治疗。血栓通具体用法用量:一日1次,每次血栓通0.4g与生理盐水100ml混合,静脉滴注,持续治疗14d。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60例肾内科DKD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治疗前后FPG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2检验比较,以P<0.05形式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FPG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及FPG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及FPG指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及FPG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DKD属于临床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类型。由于疾病原因,DKD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显著影响,而且该疾病死亡率非常高[5]。一旦糖尿病患者患上DKD并发症,则容易诱发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贫血、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以及感染等[6]。
目前临床大多数对于DKD患者的治疗方案,常常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指标为常用手段[7]。大部分DKD患者仍未能接受到规范的诊治,导致DKD患者肾脏发生持续损害,并且在降压、降糖药物选择上缺乏针对性,不注重各种肾损害危险因素的干预,加剧了DKD进程;研究组实行了科学的三级预防管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一级预防从诊断糖尿病,甚至从糖耐量降低即开始观察干预,二级预防从出现微蛋白尿开始,积极干预减少和延缓蛋白尿,三级预防注重尿蛋白量、高血压、高血糖及高尿酸等各种导致肾损害持续进展的危险因素的控制。其中药物选择尤其注重针对性,如推荐胰岛素控制血糖,ACEI/ARB控制血压,缓解肾小球三高症状,并可延缓肾小管的损害。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和非布司他纠正脂、嘌呤代谢紊乱,延缓肾损害进展。
使用血栓通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抗血栓形成等作用,对DKD患者的早期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24hUAER指标、Scr指标、BUN指标、CysC指标、FPG指标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DKD患者的疾病特点,需加强其早发现早治疗意识,以有效控制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机体损伤,降低疾病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8]。
参考文献
[1]张学光.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8):89-90.
[2]张秀明.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77-78.
[3]吴震.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4):28-29.
[4]胡蓓君.肾内科糖尿病肾病病患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6):62.
[5]晋强.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医药前沿,2018,8(7):200-201.
[6]刘晨,孙立娜,季丹,等.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5):77.
[7]王金龙,李跃进,高继宁,等.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肾损害中医症候学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137-138.
[8]韩萌,李云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1):175-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