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3 11:15: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研究样本40例,并将其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另一组为试验组,施行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模式。对两种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自身疾病知识知晓率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两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为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模式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稳定血糖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伶杰,瞿敏雯.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56,159.

0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乃至终生服药[1]。该病往往会诱发其它疾病,导致患者不得不在非糖尿病专科进行治疗,降低了糖尿病的治疗康复效果。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给医疗机构的慢性病治疗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给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由此引起社会的关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展开大量的探索。本社区以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施行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共抽取样本40例。年龄最大的样本为70岁,最小为44岁;男、女样本分别为16例和24例。所有样本的治疗管理时间均在2018年。将样本按照有无签约家庭医生分为两个小组,无家庭医生签约的样本划归为常规组,有签约家庭医生的样本划归为试验组,每组样本20例。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最后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次研究样本的选取标准为:(1)依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的主要临床指标确诊为该病的患者;(2)精神意识正常,无严重重大器官疾病;(3)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并且已经在使用降糖药物;(4)自愿参与并愿意配合本次研究。两组样本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常规组患者的管理。本组样本采用糖尿病社区常规管理模式。具体管理内容包括:①电话随访服务。卫生中心安排护理人员对每位参与研究的样本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3];②举办慢性病知识社区教育讲座。卫生中心应每月举办一次疾病防治知识讲座,让社区居民了解慢性病的防治知识[4];③进行常规门诊治疗,无固定门诊医生。

(2)试验组患者的管理。本组样本采用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模式,即每位患者均有签约医生提供相对固定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具体内容为:①家庭医生亲自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为其讲解糖尿病的知识,为其开具治疗处方;②医患双方互留电话,医生每年至少要进行4次家访;③为患者进行健康体检,依据体检的情况制定康复计划[5];④签约医生为患者预约门诊,提供优先检查服务,以防范并发症的发生;⑤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监督;⑥发现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时,应联系专家会诊,帮助其到上级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6]。

1.3观察指标

1.3.1血糖指标测定


研究中测定的指标有:(1)糖化血红蛋白。全年有3/4的时间不大于6.5%;(2)空腹血糖最佳标准为4.4-7mmol;(3)餐后2h血糖。血糖控制有效样本数/样本总数×100%=血糖控制率。

1.3.2知晓率和依从性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本次研究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共有8道题目,其中,5道为糖尿病相关知识题;3道为依从性调查题。分别在研究开始前后各进行1次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用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检验用χ2进行,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比


在研究开始前,两组样本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无明显差异;而在研究结束后,试验组的该项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体见表1。


\
 

2.2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对比

在研究开始前,两组样本的治疗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束后,试验组的该项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体见表2。


\


2.3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控制率比较

研究结束后,试验组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分别为90%和65%,有效例数分别为18例和13例。

3讨论

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家庭医生处于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是两者的纽带,通过签约的方式,与其建立起固定联系。这种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医疗服务中医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通过咨询、干预等形式形成主动模式,为患者提供慢性病的管理指导,制定康复方案,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固定服务的方式,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更好地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从而促进病情的康复。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在血糖控制率方面,干预后试验组达到了90%,样本数为18例;而常规组只有65%,样本数为13例。表明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模式有着更好的管理效果。其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解,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个体化的诊疗服务,达到改善病情,稳定血糖水平的效果[7,8]。

综上所述,施行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有着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孔雪.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341-342.
[2]张晓文.家庭医生制对社区糖尿病病人规范管理的有关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5):164-164.
[3]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4-976.
[4]王自明,于海燕,邵华.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5):3128-3129.
[5]彭春华.糖尿病患者社区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评价[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2):198-202.
[6]姚平.社区健康管理行为规范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22):74-75.
[7]黄幼萍,陈争一.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全科护理的规范化管理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8):983-984.
[8]高玉梅.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医生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56(11):2018-20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