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析产科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3 09:52: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产科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产妇77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给予产科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29例,占74.36%,阴道助产8例,占20.51%,剖腹产2例,占5.13%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100%与对照组84.22%比较,数据差异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具体的临床实践来看,有针对性的对于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产科护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产妇的生产水平,进一步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的几率,使产妇的生产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使护患、医护关系得到更好的改善,因此这种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产科护理;自然分娩;临床

本文引用格式:刘莹.浅析产科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85+287.

0引言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继续上升,但作为辅助生产方式,剖宫产的广泛应用增加了产后贫血、腹部感染等风险[1]。与自然分娩相比,产后妇女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2]。基于此,本文研究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产妇77例应用护理,分析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这次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于我院住院的产妇77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各38例、39例。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27.5岁;孕周35-43周,平均39周。研究组年龄22-37岁,平均29.5岁;孕周34-45周,平均39.5周。77例产妇中初产妇54例、经产妇23例;其中对照组初产妇26例、经产妇12例。两组的患者在年龄、基本情况等相关方面的一般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创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被褥、衣服整洁。引导产妇产检、行走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活动,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

1.2.2研究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对其有针对性的进行产科护理。具体内容为:①加强健康教育。结合产妇具体情况,选择相对来说更有经验的主管护士,并对孕妇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针对相关方面的产妇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的知识,向孕妇进行着重分析和介绍,并重点剖析两种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护士告知产妇及家属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优缺点。鉴于对自然分娩会引起机体变形、子宫脱垂、营养胎儿智力商数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错误解读或者某方面的误解,护士要结合具体情况,对相关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引导,并传达正确科学的护理观念。②心理护理。护士要和孕妇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密切的联系,深入细致的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身心变化的状态,并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缓解和调整孕妇的恐惧、紧张以及焦躁等负面心理状态,使孕妇能够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面对当下的处境,应对各种问题,孕妇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高度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需求。护士要进一步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针对孕妇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解答,并用亲切柔和的态度满足孕妇的各类合理需要,使孕妇的情绪保持稳定,并控制好相应的情绪管理,更切实有效的护理好孕妇的生理和心理状态。③临产护理。孕妇进入第一产程时,护理人员要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对其进行各方面的护理,确保护理质量,结合患者的具体需求,督促家属进行有效陪同,对孕妇进行尽可能的情感鼓励和亲情支持,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确保整个分娩过程更加顺利。

1.3观察标准。①观察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具体内容主要体现为: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腹产。②针对两组别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比较,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0分、不满意60分以下。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实验数据都以均数、标准差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号表示,用P<0.05表示两组之间比较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由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研究组自然分娩29例,占74.36%,阴道助产8例,占20.51%,剖腹产2例,占5.13%;对照组自然分娩13例,占34.21%,阴道助产17例,占44.74%,剖腹产8例,占21.05%;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
 


3讨论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即将分娩的孕妇而言,会在心理层面承受极大的压力,伴随有恐惧,焦躁等相关的负面情绪。在具体的分娩过程中,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并且产生惧怕的心理,特别是在剖宫产之后,手术的情况对于产妇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对于母体有比较严重的伤害,并且所涉及的恢复时间比较长,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伴随有其他的并发症。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着重引导和鼓励进行自然分娩,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配合医护工作,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轻和缓解分娩过程中所出现的剧烈疼痛[3]。在我们这次研究中,其中研究组孕妇实现自然分娩的有29例,占总比例的74.36%,阴道助产的有8例,占20.51%,剖腹产2例,占5.13%,要比对照组研究对象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也就是说,产科护理所呈现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的几率,进一步有效降低剖宫产几率的增加,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总满意度方面,以研究产妇的满意度是100%,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只有84.2%,可见,研究组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提升,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同样的,护理满意程度也有显著提高,这与文献中的相关研究和数据相符合,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4](P<0.05)。

4结论

综上所述,从具体的临床实践来看,有针对性的对于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产科护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产妇的生产水平,进一步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的几率,使产妇的生产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使护患、医护关系得到更好的改善,因此这种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鲁岚岚,宁海燕,杨红.浅析产科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5):648-649.
[2]李春凤.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25(36):145-146.
[3]吕文苓.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56(08):163.
[4]万丽,顾银燕.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S1):157-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