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带状疱疹疼痛的中医护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1 14:09: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将中医护理措施应用在带状疱疹疼痛中的方法与效果情况。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共计8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一组为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情况,护理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护理过程中实施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取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带状疱疹;疼痛;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朱欢欢.带状疱疹疼痛的中医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266,269.

0引言

带状疱疹目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是由于患者的身体被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由此而引发疾病,高发季节在春秋季节。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皮肤疱疹、局部溃烂、神经疼痛等严重症状,这些症状严重折磨着患者,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所以在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的同时,还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将中医护理措施应用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的年龄为26-77岁,中位年龄为(51.8±26.0)岁;患者的病程为1-16d。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30例;患者的年龄为28-78岁,中位年龄为(53.5±26.0)岁;患者的病程为2-17d。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性良好。

\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主要内容为:

1.2.1艾条灸护理

取药艾条,并将其制作成为大小为1cm的节段,把生姜切片处理,厚度在2-3cm即可,大小为1.5-2cm,应用7号注射器将其点刺呈许多小孔,保证热气可以穿透即可。然后用1.5寸的毫针把艾灸段穿过,在姜片上进行妥善固定。把艾灸点燃,并将其放置在疱疹的局部穴位上,注意要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2],一次灸2-3个节段,每次时间保证在半小时左右,2次/d,持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1.2.2疼痛护理

首先患者入院后,护士就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如果患者疼痛症状轻微,可以以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对疼痛症状进行缓解;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严重,那么可以采用针灸的方式缓解疼痛。选择的穴位为合谷穴、曲池穴、三阴交穴、阿是穴,实施快针强刺的操作手法,以此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1.2.3辨证护理

若患者为毒热症病人,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在饮食护理方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的饮食调护,嘱患者吃些绿豆、苦瓜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泻火的食物。

若患者为脾虚湿盛证,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定时开窗通风,根据季节做好温湿度的调控;指导患者使用冬瓜、白菜等易消化、祛湿、清淡的食物。

若患者为气滞血瘀症,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多种形式例如:读报、看电视、聊天等方式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3]。饮食方面指导患者选择胡萝卜、芹菜等活血化瘀、温阳通络的食物。

1.3统计学措施

全部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比较,应用2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以得到的P的数值来判定结果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


在实施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对照组为(7.44±1.11)分,观察组为(7.22±1.00)分,比较两组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896);在实施护理后,对照组评分为(4.99±0.66)分,观察组为(3.55±0.78)分,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1.062,P=0.000),见表1。


\


2.2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

在对照组中:疼痛缓解时间为(4.23±1.21)d、疱疹消退时间为(5.99±1.55)d;在观察组中:疼痛缓解时间为(3.28±1.41)d、疱疹消退时间为(4.55±1.33)d。两组患者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4.143,P=0.000/t=2.907,P=0.006),见表2。

\

3小结

带状疱疹目前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病特点为起病急,症状突出且严重[4]。其中的疼痛症状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有效及时治疗的同时,还要给患者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我们体会到,对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为患者提供一些基础的医疗护理,要想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单纯依靠基础性护理是远远不够的[5],还要采取更为针对性且科学的护理方法才行。

本研究推荐应用中医护理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在中医学中,带状疱疹属于“蛇串疮”范围[6],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饮食失节、湿浊内停等,在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机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这样能够使护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与效果。在本次护理中主要从对症饮食、皮肤护理、针灸等多方面来展开护理,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康复。研究结果证实,在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模式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7,8]。

参考文献

[1]孙海霞.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6):76-78.
[2]姚凤萍,阮艳红.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3):183-185,188.
[3]邓先平.中医护理带状疱疹7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89-1190.
[4]韦柳柏.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4):243-244.
[5]韦屹.中医技术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v.18(69):297-298.
[6]关丽萍.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9):211-211.
[7]佚名.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特色护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v.18(63):219.
[8]刘国娟.中医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3):72-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4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