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通过针对白蛋白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交叉污染干扰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以临床患者的真实检验结果及数据为依据探讨其解决办法,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析;交叉污染干扰
本文引用格式:孙广慧.白蛋白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交叉污染干扰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72-173.
0引言
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生化检验项目之间交叉污染干扰,往往容易被忽视,不易被觉察[1]。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通过结果比对,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等手段控制仪器的检测性能,尽力保证工作质量。
1资料
通过室内质控结果,发现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存在交叉污染问题,干扰测定结果。下面是发现问题的2份室内质控结果记录。
4月26日
所有项目的质控结果都是在控的,尤其是LDL-C的结果1.03mmol/L,设定均值也是1.03mmol/L。
4月27日
LDL-C质控结果1.40mmol/L,1-3S报警,超过3SD。
查看常规标本所有血脂四项的结果都没有问题,仪器没有报警,仪器的检测性能是正常的。LDL-C的试剂2d都没有动过,用的是同一盒的同一瓶试剂,没有校准,正常开机,检测仪器,性能正常,先上质控,后上常规标本,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生化班的流程[2]。
回顾整个检测流程,2d都是一样的,试剂、质控品、清洗剂都没有改变,只有LDL-C的质控结果报警,常规标本LDL-C的结果没问题。查看LDL-C的反应曲线没有问题。将当天的那支质控血清当常规标本上机单独测定LDL-C,测定结果是1.04mmol/L,是正常在控的。当天的血脂四项结果正常审核发出报告。次日继续观察。
4月28日
LDL-C的质控结果是1.47mmol/L,又是报警1-3S。情况和前1d(4月27日)是一样的。重测LDL-C的质控结果是1.06mmol/L,是在控的。上完常规标本分析后进行了校准,另取一支质控血清单独测定LDL-C,结果是1.03mmol/L,是正常在控的。还是没有找到问题所在。
不能再耽误了,连续观察了7d,排除了各种可能性,问题还是存在。联系了代理商临床工程师,反映了当前测定问题,工程师详细了解了使用情况,回复说可能是交叉污染问题。
5月11日,抽查做了质控重复性测定,项目及结果。查看了最初导入的项目测试顺序是:Ca、ALT、r-GT、TG、UREA、LDH、GLU-G、TBIL-V、DBIL-V、TBA、AST、ALP、TP、ALB、α-AMY、LDL-C、HDL-C、CREA-S、UA、CO2、ASOⅡ、RFⅡ、CRP、TC、K、Na、Cl每天测定的项目是相对固定的,批量测定项目是:ALT、AST、GLU、TBIL、UREA、CREA、TC、TG、HDL-C、LDL-C。
我们从4月26日开始做批量治未病体检,人数是53人,4月27日开始LDL-C质控结果出现1-3S报警。4月26日之前每日的标本量不超过40个。
2结果
查看了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稀释清洗剂的配比是1:10(1份CD80浓缩清洗剂:10份去离子水),用于清洗反应杯和搅拌杆。而仪器安装工程师配制的浓度是1:14的稀释清洗剂,我们是按工程师说的比例配制清洗剂。反应杯冲洗不干净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关键是项目之间试剂交叉污染。最初导入是ALB、α-AMY、LDL-C,中间有α-AMY隔开ALB与LDL-C,由于我们没有开展α-AMY测定,质控项目就由ALB直接到LDL-C,有试剂交叉污染,干扰结果。
ALB与LDL-C测定试剂盒比较,如表2所示:
3讨论
从比较中可知,ALB与LDL-C前后相邻测定,清洗不够干净,试剂之间容易有交叉污染,两者的反应都是显色反应,颜色的深度与样本中浓度成正比,而且反应波长比较接近,也会干扰测定结果[3]。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LDL-C只有质控结果失控,常规标本测定又正常,因为治未病体检项目没有ALB,测试顺序是从AST到LDL-C,没有交叉污染,也就不会干扰LDL-C的结果[4]。单独测定LDL-C质控血清更没有干扰了。于是将项目测试顺序调整为[5]:ALP、LDL-C、HDL-C、TP、ALB、CREA-S、UA,其它项目顺序不变。初步调整一下,还要继续观察其它项目的结果,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测试顺序。我们还将稀释清洗剂的配比调整为1:10。经过连续观察质控测定结果,发现ALB对CREA-S和UA同样先后出现交叉污染,干扰结果,经过观察和调整,最终确定了项目测试顺序[6]:
Ca、r-GT、TG、UREA、LDH、GLU-G、TBIL-V、DBIL-V、TBA、CREA-S、AST、ALP、LDL-C、HDL-C、TP、ALB、α-AMY、ALT、UA、CO2、ASOⅡ、RFⅡ、CRP、TC、K、Na、Cl。
经分析我们从ALB、LDL-C、CREA-S、UA的检验原理和测定条件分析,找出了产生交叉污染、干扰结果的原因。LDL-C、CREA-S、UA三者的反应过程中都包含Trinder反应,过氧化氢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1],有4-氨基安替比林(4-APP)参与反应,反应终产物LDL-C(醌亚胺)、CREA-S(醌亚胺)、UA(醌系色素染料),都是红色醌系染料,显色反应[7]。所以三者排在ALB后相邻测定都会产生交叉污染,干扰结果。血脂四项(TC、TG、HDL-C、LDL-C)都应与ALB隔开测定,消除交叉污染,干扰结果。
4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观察,质控结果和常规标本测定保持稳定,没有再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质量是检验工作的核心,只有保证了工作或检测质量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或精确性,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从而保证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8]。每个检验工作者都深知这一点,所以无不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欧阳清慧,张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对血清总镁测定的携带污染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3):345-346.
[2]李卫彬,农雪凤,黄伟,等.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血清镁携带污染原因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9):985-986.
[3]李广权,周卫东,钟培英.生化试剂交叉污染对血清镁测定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8,33(10):954-955.
[4]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15.
[5]郑卫波.生化分析仪总蛋白试剂携带污染干扰镁测定的排除方法[J].检验医学,2014,29(06):612,616.
[6]柯培锋,刘冬冬,徐建华,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发现及其解决方案[J].广东医学,2014,35(11):1728-1731.
[7]刘卫兵.如何保证分析前的检验质量探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7,9(2):71-72.
[8]钱迅秋.生化分析仪白蛋白试剂对肌酐测定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9):121-1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