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产科实施手术的1200例患者做课题研究,并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表分组,A组(n=600)单纯腰麻,B组(n=600)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麻醉实施情况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B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局麻用药量显著少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课题研究期间有6.83%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A组的麻醉不良反应率17.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产科手术,麻醉应用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具有起效时间短、局麻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如遇特殊情况适应手术时间长短随意性强、术后镇痛给药方便、持续时间长久等优点,值得推荐。
关键词:产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效果;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许占平.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85,87.
0引言
产科手术的切口通常较大、位置较深、腹膜牵涉明显可产生较剧烈的疼痛感,因此产科手术对临床麻醉往往有较高的要求。腰麻、硬膜外麻醉均是既往产科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其中腰麻主要是通过蛛网膜下腔推注麻醉药物发挥作用,而硬膜外麻醉则是通过硬脊膜外腔给药达到阻滞神经的效果,但近年多项研究发现,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并非特别理想[1-2]。为寻求一种更理想的麻醉阻滞方法,本课题对部分产科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产科实施手术的1200例患者做课题研究,所选病例均具有手术指征,且已签署课题研究同意文件,无伴发心脑肝肾方面基础疾病重症、恶性肿瘤、精神异常等问题。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数表分配,A组600例,年龄最高46岁,最低18岁,平均(32.7±4.6)岁;B组600例,年龄最高45岁,最低19岁,平均年龄(31.2±5.3)岁。A组与B组间基线资料通过统计软件处理,P>0.05,有实验观察性。
1.2方法
术前30 min,向A组与B组提供鲁米那以及阿托品肌注,药量各取0.1 mg与0.5 mg,并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B组在左侧卧位弯腰低头膝胸位下,常规叠瓦式消毒使用硬膜外穿刺针经L2~3或L3~4间隙直入或旁入穿刺至硬膜外腔,回抽无血后,再用细腰麻针经硬脊膜穿刺抵达蛛网膜下腔,以观察到脑脊液外流为准给药,完成后退出腰麻针。经硬膜外置管给药并固定;如遇置管失败,亦可单次给药后退出硬膜外穿刺针。A组的腰麻操作与上述基本相同,取单纯腰麻针穿刺抵达蛛网膜下腔,以脑积液流出为准,配重比重麻醉药注射。
1.3评估项目
对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局麻用药量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持续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同时评估麻醉优良率,评估标准:①优:麻醉后未出现痛感,且肌肉松弛理想;②良:麻醉后痛感较轻,且肌肉松弛较好,有轻微被拉扯感;③差:麻醉后有较明显的疼痛感,且肌肉紧绷[3]。
1.4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对课题的研究数据做统计处理,使用卡方与t对计数、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输出结果采取(%)与(±s)的形式描述,P<0.05,说明研究数据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组与B组的麻醉效果分析
B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局麻用药量显著少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A组与B组的麻醉不良反应统计结果
B组在课题研究期间有6.83%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A组的麻醉不良反应率17.50%,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讨论
腰麻是以往产科临床的常用麻醉手段之一,具有麻醉起效快、肌松效果较好、阻滞完全等特点,但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以及呼吸系统。有研究称,腰麻患者用麻醉药物后发生头痛、血压过度波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大,容易增加手术风险[4]。硬膜外麻醉虽发生此类情况较少,但起效时间较长,麻醉效果不及腰麻充分[5]。
鉴于上述问题,新时期有学者提出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以有机结合二者优点,在提升麻醉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腰硬联合麻醉结合单纯腰麻、硬膜外麻醉的优点,互补不足,不仅起效迅速、肌松效果好、麻醉用量少,同时该麻醉方式也可减少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呼吸抑制问题的发生,能够减轻对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6]。严超等[7]研究对220例产科手术患者的麻醉资料进行比较观察,发现腰硬联合麻醉组的起效时间、局部麻醉药用量以及开始妊娠分娩胎儿时间对比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均有明显改善,并且可获得较单纯硬膜外麻醉更理想的肌松效果以及镇痛效果。万芳[8]研究佐证了这一观点,其研究认为,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估等方面均优于常规麻醉,能够为孕产妇的健康分娩创造有利条件。
此次通过对1200例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课题研究,我们发现B组经腰硬联合麻醉后获得了更理想的麻醉优良率,为95.83%;并且在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上较A组均有明显的缩短和减少;从两组的麻醉不良反应统计情况来看,B组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大幅波动等不良反应的总概率仅为6.83%,对比A组的麻醉不良反应率17.50%显著降低,进一步说明了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相对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更理想、高效,与上述文献看法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下实施产科手术,麻醉应用效果更理想,安全性高。包括起效时间短、局麻药用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遇特殊情况适应手术时间长短随意性强、术后镇痛给药方便等优点,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47-48.
[2]段春芳.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1):64-65.
[3]陈丽,于丹,尹长久,等.不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比较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4):2276-2277.
[4]Mai WA,Elzayyat NS,Abdelhaq MM,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neral anesthesia versus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on the fetus in cesarean section[J].Egypt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14,30(2):155-160.
[5]蒋蕤,张枝刚.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高原地区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8(4):315-317.
[6]Catarci S,Sbaraglia F,Zanfini BA,et al.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urgent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rturient with a single ventricle:a case report[J].Kore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2016,69(6):632-634.
[7]严超,刘丽萍.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应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4):889-890.
[8]万芳.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应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0):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