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45~8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别3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延续性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的血糖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1年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备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2型糖尿病;应用;效果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朱若虹.延续性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62,266.
0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程较长,治疗过程中在患者饮食方面有诸多限制,治愈难度大[1]。医学领域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了延续性护理办法,通过将院方护理延续到患者出院后的生活中来提高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时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45~8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分别30例。参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45~80岁,平均(65.13±8.40)岁;实验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46~78岁,平均(64.47±9.88)岁。此次调查在本院伦理委员会全票通过后予以执行。所有研究对象经本院正规诊断确定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经统计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建立延续护理小组。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将主管护师及护理人员等集合整编为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小组,组员应具备全面的糖尿病专科护理及延续护理知识,掌握娴熟的护理技巧,同时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能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凭借强大的亲和力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医患关系。主管护师在延续性护理工作中承担监督职责,管理护理工作的进程、督促护理人员认真工作等[2]。护理人员是各项护理措施的直接执行者,与患者的关系最为密切,要第一时间察觉患者的异常状况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小组建成后延续性护理工作即刻展开,在患者出院之前将延续性护理小组的联系方式(微信号、QQ号、电子邮箱、电话号码等)留给患者及其家属,为患者日后的咨询提供多种有效渠道,使患者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答复与处理。
(2)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小组应安排成员定期致电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的康复活动[3]。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的频率应固定在每2周1次。为保证病情观察及康复指导的细致程度,每次随访时间至少要超过10 min。每次电话随访内容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以保证对患者病情的全方位了解,且每次通话时应进行详细的对话记录,以备日后查阅。
(3)家庭访视。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延续性护理小组应到患者家中进行访视,面对面地询问患者近期身体状况,并给出康复建议。
(4)门诊随诊。与患者约定定期至医院门诊部复诊,由延续性护理小组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后续延续性护理方案[4]。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比较。血糖水平包含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两项指标,指数下降幅度较大的一组血糖水平较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评分经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出院时,实验组的血糖水平与参照组血糖水平经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1年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大,且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2型糖尿病缺乏临床特效治疗,一般只能依靠持续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许多患者在出院后不遵医嘱,频频打破饮食、运动禁忌,导致治疗效果的降低。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医院采取了延续性护理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1年后的血糖水平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性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收获更理想的效果。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患者在医院时能根据医生指导节制饮食、按时用药等,但在出院后由于缺乏外力约束,加之本身生活习惯差,作息不规律、不按时按量服药等,很容易造成血糖的大幅波动,使自身病情恶化[5-8]。延续性护理模式完美贴合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对出院后的患者持续进行行为干预,对患者宣讲糖尿病相关知识,从而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淑娟.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62-165.
[2]欧雪群,兰艳梅,韦连素.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178-180.
[3]解源源,刘学梅.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2):623-626.
[4]孙启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8):889-890.
[5]雷铖,孙子科技木,张宝露,等.联合微信的同伴教育在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8,34(21):93-97.
[6]韩云,徐宇红,叶新华,等.“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7):23-28.
[7]韩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296-297.
[8]刘栋.以问题为导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5):126-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