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对初产妇的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0例23~32岁的初产妇,将其按照是否自愿要求行无痛分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止痛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跃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第二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85.00%,而对照组为70.00%,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00%,而对照组为25.00%,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为4.00%,对照组为5.00%,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有效推进产妇生产进程,降低剖宫产率,且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为我国妇女的分娩提供更多的保障,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新生儿
本文引用格式:谭红艳.无痛分娩对产程及新生儿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45-46.
0引言
分娩疼痛历来被认为是所有母亲的苦难,是人类承受过的最大限度的疼痛之一,会给产妇造成巨大的痛苦,部分产妇甚至患上产后抑郁症[1]。无痛分娩可在分娩时给予产妇镇痛措施,有效减轻或消除产妇痛感。鉴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时间收治的初产妇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0例23~32岁的初产妇,将其按照是否自愿要求行无痛分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组年龄24~32岁,平均(27.4±1.3)岁;孕周35~40周,平均(38.5±1.2)周;分娩时体重54~78 kg,平均(67.8±4.9)kg。对照组年龄23~31岁,平均(26.7±2.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2±1.5)周;分娩时体重55~77 kg,平均(68.7±5.1)kg。此次调查在本院伦理委员会全票通过后予以执行,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各项一般资料经统计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不采用任何止痛措施。
1.2.2观察组
观察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医护人员应对产妇产程进行严密监控,至活跃期到来,宫口扩张到3 cm时以人工方式破膜,然后行CSEA镇痛[2]。医生嘱患者侧位躺卧,双腿弯曲,膝盖向胸部靠拢,选定L3~4进行椎管内穿刺,待穿刺针抵达硬膜外腔后,将硬膜外蛛网膜下腔套管针放入25号腰穿针,刺穿蛛网膜、软脊膜后进入蛛网膜下腔,等待流出的脑脊液将腰穿针注满,然后以慢速注入剂量为1.5 mL的0.125%罗哌卡因,抽出腰穿针,以硬膜外导管替代,置入人体5 cm深处并将其固定[3]。嘱患者将侧躺改为平躺,持续监控患者疼痛及宫缩情况,在麻醉逐渐失效时以不影响宫缩为原则可再次通过硬膜外导管向产妇体内注入剂量为5~8 mL的0.15%罗哌卡因[4]。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分娩方式。镇痛效果判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分为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2级(明显疼痛)、3级(强烈疼痛)。新生儿Apgar评分在7~10分为正常,在7分以下的为轻度窒息,在4分以下的为重度窒息。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疼痛0级48例(16.00%),与对照组1例(0.33%)差异显著(2=14.465,P=0.000);观察组疼痛3级0例,与对照组39例(13.00%)差异显著(2=13.904,P=0.000),观察组阵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活跃期时间为(218±7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5±56)min(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2.43±0.55)h,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13±0.75)h(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经组间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2.3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2=0.038,P=0.846);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0.399,P=0.691;t=0.468,P=0.641;t=1.414,P=0.160),见表1。
2.4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85.00%,而对照组为70.00%,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00%,而对照组为25.00%,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阴道助产率为4.00%,对照组为5.00%,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剧烈的分娩疼痛会给女性身心带来极大伤害,很有可能成为女性一生的阴影[5]。以往为避免产痛,产妇大多选择剖宫产,但无痛分娩的出现为产妇提供了新的选择[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镇痛活跃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并不明显,说明与普通的不采取止痛措施的分娩相比,CSEA可有效促进产程,加快阴道分娩,且不会对产妇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7]。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状况与对照组无差异,这反映了CSEA分娩中产妇痛感降低后,由于无需忍受疼痛,对剖宫产的需求显著减少,同时内心的紧张、恐惧情绪得到了极大缓解,可有效避免不协调宫缩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痛感越少,儿茶酚胺的释放量就越少,从而保证子宫胎盘中充足的血量,避免胎儿出现缺氧[8]。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可显著缓解宫缩疼痛,有利于产程的进展,产后出血量与不使用分娩镇痛的产妇相差无几,且并不影响分娩结局及胎儿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蔚杰慧,赵学英.242例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分析[J].中国病案,2017,18(11):110-112.
[2]滕永军.探讨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2):5096-5098.
[3]杨丽,史宏晖,朱冬菊,等.自控镇痛无痛分娩与传统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功能近期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7,26(4):122-125.
[4]王艳华.无痛分娩技术在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7):1472-1474.
[5]陈红青,李志香,李春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无痛分娩对妊娠结局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8):978-980.
[6]李谦.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426-427.
[7]张珍.无痛分娩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96-97.
[8]龙海梅,成亚芹.无痛分娩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31):55-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