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在用于结肠镜诊疗术中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9 10:17: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结肠镜诊疗过程中应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麻醉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本院麻醉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应用结肠镜诊疗的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抽取200例,根据对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麻醉方式差异为准将其每组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手段,观察组给予羟考酮复合异丙酚麻醉手段。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以及患者反应。结果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所需时间以及Vas评分等指标,观察组相关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效果优良率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镜诊疗过程中选择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能够更好的保障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完成诊疗。

关键词:羟考酮;异丙酚;结肠镜;诊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董志军.探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在用于结肠镜诊疗术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98-99.

0引言

当前对大肠疾病的认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而明显普及而不断深入,应用结肠镜检查的人数在逐渐增加,但毕竟是侵入性操作[1],患者受检过程会出现紧张恐惧心理而不利于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如患者有明显动作会诱发明显的不适感甚至严重后果[2],因此在结肠镜诊疗过程中患者保持足够的镇静有重要意义,本院近年来对结肠镜诊疗患者应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麻醉手段,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麻醉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应用结肠镜诊疗的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中男性117例,女性83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49.5±4.1)岁。排除标准[3]:①心肺功能不全;②合并动脉瘤;③合并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④对麻醉药物存在过敏;⑤合并凝血障碍。根据对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麻醉方式差异为准将其每组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完成分组后对组间各项基线数据分布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提示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麻醉方法

患者在接受结肠镜诊疗前3天开始改变摄入流质饮食,在受检前1天晚上给予导泻剂或者灌肠以达到肠道清洁效果,嘱咐患者受检当天保持空腹状态,面罩吸氧并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整个过程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诸如呼吸、心率、瞳孔变化等。观察组患者应用羟考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其中羟考酮剂量为0.1 mg/kg,异丙酚剂量1.5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其中芬太尼剂量为1μg/kg,异丙酚剂量1.5 mg/kg,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在确认睫毛反射反应消失后由资深内镜医生进行结肠镜诊疗。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反应确认是否追加异丙酚剂量[4]。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种麻醉手段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包括: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所需时间以及VAS评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感越明显)[5],将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

麻醉效果:在麻醉后患者整个手术过程均保持安静且没有发生体动,判定为优;在应用麻醉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体动但不会对手术进行造成影响,判定为良;在治疗后患者体动明显且影响手术的进行,判定为差[6]。

1.4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将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将得到临床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两组独立,正态,方差等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麻醉指标


两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起效所需时间以及VAS评分等指标,观察组相关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


2.2麻醉效果

在麻醉效果优良率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


2.3不良反应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3。


\

 

3讨论

通过结肠镜的辅助能够对受检者全结肠进行直接的观察,具备简单直接的优势,临床广泛将其应用于诊断结肠内息肉和肿瘤等病变,通过结肠镜诊疗能够确认病变所在位置,同时还能够钳取病变组织对其进行病理检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7]。

虽然结肠镜诊疗有突出优越性,但毕竟属于侵袭性操作,受检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容易有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整个检查过程的进行,因此临床在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时候大多数是处于麻醉状态下。异丙酚为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具备起效快、半衰期短等优点,在应用后会短时间内激活体内的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达到镇静、催眠的效果,但对于结肠镜诊疗过程而言,异丙酚的镇痛效果却不能满足需求[8]。在本次研究当中羟考酮复合异丙酚麻醉的结肠镜诊疗患者无论是麻醉效果或者安全性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麻醉手段,羟考酮属于半合成阿片受体激动剂药物,在应用后能够激活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发挥镇痛的效果,配合异丙酮能够达到镇痛、镇静效果。

综上所述,在结肠镜诊疗过程中选择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能够更好的保障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羟考
酮配合下能够减少对于异丙酚的使用剂量,降低因此可能引发的各种不适反应,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完成诊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田虹,王凤,刘爽,等.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预防宫腔镜手术中寒战及宫缩痛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3):315-319.
[2]郭晓明,吴黄辉,王丽萍,等.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中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277-280.
[3]Sato K,Ito S,Kitagawa T,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use of an ultrathin colonoscope versus a pediatric colonoscope in sedation-optional colonoscopy[J].Surgical Endoscopy&Other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2017,31(12):1-9.
[4]杨鹤,刘缚鲲,郑莉,等.纳布啡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268(12):112-115.
[5]付英勇,高秀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剂量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1):1688-1692.
[6]Lee D,Joe S,Kang H,et al.Areelmechanism-based robotic colonos cope with high safety and maneuver ability[J].SurgicalEndoscopy,2018,29(6):1-11.
[7]李玉,陈蜜柔,邹丽华.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中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42-44.
[8]滕宁宁.羟考酮与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乳房肿块切除的麻醉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8,61(2):295-2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