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5:25: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将医院急诊收治的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针对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前与院内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后死亡发生率为6.25%(3/48),住院康复时间为(15.23±2.11)d,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8/48),剩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强化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中毒症状,控制患者疾病进程,减少死亡及并发症现象的出现,提高急诊救治及护理有效性。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与院内急救;护理有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冯悦,应玉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77-278.

0引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指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现象,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煤气管道泄漏、煤矿瓦斯爆炸等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失火现场中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日常生活中煤气泄漏等导致的[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悸、四肢无力、头痛、心绞痛、气短、胸闷、视物不清、运动失调、嗜睡、意识模糊、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的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医院急诊收治的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其中,男性21例,女性27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6岁,平均(40.05±6.39)岁,其中工业因素中毒13例、失火现场中毒20例、煤气泄漏中毒12例、自杀3例。

\

 
1.2方法

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均实施了相应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措施,具体的急救及护理方式如下:(1)急诊院前急救与护理: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分诊护士应沉着、冷静地安慰求助者,并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地址、联系方式、接车地点及患者病情,并在接诊后5 min之内组织急救小组出诊,出诊期间不应中断与现场的电话联系,应指导现场家属将患者搬移至通风条件良好的位置,将患者头部偏向一边,松解上衣领口,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及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指导现场人员为心跳与呼吸停止的患者实施心脏外按压处理,并要求现场人员为患者实施保暖处理。在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内评估患者综合情况并实施抢救,给予患者高流量的吸氧治疗,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选择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在穿刺部位进行敷贴及固定;针对存在烦躁及抽搐的患者注射安定;针对牙关紧闭患者实施开口器开口处理,在患者口中放置好牙垫,减少患者舌咬伤现象的出现;针对心跳及呼吸停止的患者,立即给予患者心肺复苏处理;针对呼吸微弱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操作。简单的现场急救结束后将患者平稳送上救护车转运,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有效地对躁动患者实施人性化约束处理,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仔细观察及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及导管的连接情况,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急救药物进行治疗。(2)院内急救及护理措施:将患者转运至院内急诊病房后给予高流量吸氧处理,针对轻度中毒患者实施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处理,针对中重度中毒患者选择高压氧治疗,针对病情危重存在严重生命危险的患者采用呼吸机简短纯氧吸入联合高氧液静脉滴注治疗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血氧分压。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实时关注及监测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强化实施排痰及口腔护理操作,定时为患者实施翻身拍背及肢体按摩等处理,减少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现象。针对无法进食的患者实施鼻饲干预,针对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被动肢体运动锻炼处理,为了预防脑水肿的出现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及时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现象。

1.3观察指标

观察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后死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康复时间。

2结果

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后死亡发生率为6.25%(3/48),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8/48),平均住院康复时间为(15.23±2.11)d,37例(77.08%)患者均痊愈出院。

3讨论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现阶段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一氧化碳随着患者呼吸道进入到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机体内的携氧能力下降后导致组织缺氧现象的出现,极易引发急性心肌坏死及脑水肿疾病的发生,造成全身性的循环障碍及组织代谢紊乱表现,引发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甚至窒息等表现[4]。

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早期的院前及院内急救与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面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沉着、冷静地按照严格的护理操作流程及规范进行操作[5],对患者中毒严重程度及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运用专业及娴熟的护理操作给予患者呼吸道、临床症状、口腔、导管、饮食及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6-7],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由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产生的窒息及脑水肿现象,通过科学严谨及高效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操作的实施缓解患者中毒症状,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提高抢救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上预防及控制并发症现象的出现,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利于患者预后[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针对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后出现脑水肿等并发症的患者8例,出现死亡现象的患者3例,患者的平均住院康复时间为(15.23±2.11)d,说明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

\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雪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7):240-241.
[2]孟彦红.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6):219-220.
[3]Li Hui-min,Shi Ying-lu.A novel effective chemical hem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in mice[J].Experimental&Therapeutic Medicine,2017,14(5):5186-5192.
[4]何潇.1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2257-2258.
[5]蒋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J].临床医学,2015,35(2):63-64.
[6]赖瑞清,赖淑清,李秋满,等.1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对策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296-297.
[7]Wang P,Li W,Yang JL,et al.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myocardi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2018,36(2):154-156.
[8]蒋金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5,5(32):222-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