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建立可确保消毒物品的供应质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也使产品质量达到更优、更高的标准,使服务者树立更好的服务理念,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质量进取意识,满足被服务者的健康需求和利益,并且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基础上更注重过程和环节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改进途径;效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姜新琴.环节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29-230.
1实施途径与效果评价方法
1.1建筑布局合理
1.1.1建筑合理化改造
我院从2009年对消毒供应科建筑进行合理化改造,面积与医院实际开展床位相匹配,位置与手术室、临床科室接近,区域相对独立,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有专用的人、洁物、污物通道,与手术室有专用的污物通道及无菌物品运输专用电梯。消毒供应科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有污水排放和纯净水处理系统,各工作区域有卫生处置缓冲间,全部符合国家规范。去污区、灭菌区及无菌物品存放区,这三区之间分别以全自动清洗机、干燥柜和脉动真空灭菌器隔开。人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的单向流程设置,实行规范化管理,不交叉不逆流,并且为各区配备了符合工作流程要求,各种设备配置齐全,且能满足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需求[1]。
1.1.2工作流程标准
依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标准工作流程,污物实行封闭式集中回收。对分类、清洗、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实行SOP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配备了符合清洗消毒的多仓全自动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抽真空超声清洗机、脉动真空灭菌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及软纯净水处理系统、快速生物监测仪等清洗、消毒灭菌监测设备等。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员配置合理,各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科学使用现代化洗消设备,形成规范有效的清洗、消毒、灭菌、循环系统,使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1.3质量检查标准化
我科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每周通过追溯系统进行各个环节质量查房,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对每件清洗后的器械做到专人负责通过目测或用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清洗质量及器械的功能性,经2人核查无误后方可包装;每日灭菌前做B-D试验,每包外贴追溯标签,每包内化学指示卡监测,灭菌合格后方可发放,每锅做灭菌过程监测温度、时间、压力符合要求,每周做生物学监测,植入性器械每锅做生物监测。每月感染控制科对无菌物品、室内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细菌学监测,形成消毒供应中心特有的、独立化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并形成三级质控网络,各区域小组每天检查,科室质控小组每周检查,护理部、感染办每月进行质量检查,对检查结果必须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并督察至整改落实。
1.1.4工作制度程序规范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职责、操作流程,如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外来器械物品管理制度、自身防护制度、质量缺陷召开追溯制度等,强调在执行各项工作中必须牢记、遵守,并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考核和随机抽查,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减少差错的发生。
1.1.5集中清洗消毒
全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实行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封闭式集中回收、集中处置、专人发放的原则,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可再生器械及物品均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后,发放至各科室使用,每天分上下午2次下科室回收,防止污渍干涸难以清洗,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也由我科专人给临床科下送,保证了临床科正常供应。
1.1.6业务培训常规化
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学习,每周组织业务学习,通过PTT形式进行授课,新进人员必须通过2~3个月的培训,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后,经过考核和全科测评合格后,才能独立值班。通过讲课、小组讨论经验总结、缺陷分析等形式,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参阅相关杂志论著,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参观学习,参加省市级举办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等方式,了解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拓宽专业知识面,了解专业领域的新动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2效果评价
每周进行全科质量分析,每月对全院所供科室的消毒供应满意率进行调查,同时设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考评表,由护理部组织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仪表着装、服务礼仪、服务态度、服务效果、信息反馈效果等五项监督检查,并计分评价。每季度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每年对改进成效与消毒供应中心达标标准率进行比对[2]。
3结果
我院现在使用PDCA管理的平台,经过近一年来的使用,质量持续得到了改进,并且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消毒供应专业理论、业务技能得到提高,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安全服务质量。在质量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工作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4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科学合理的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供应的前提条件,也是实施集中管理的基础,加之规范化的流程,程序化的制度管理,标准化的检查考核细则,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无菌物品的提供者,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部门,必须从源头上和环节上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3]。
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持续改进,从而推动消毒供应中心更标准化、规范化地运行,最终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茹鲜古丽·哈帕尔,张辉.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沟通技巧,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220,223.
[2]张荣华.环节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3(23):131-132.
[3]赵建江.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环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19-1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