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细节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细节化护理,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也呈现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细节化护理,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细节化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小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细节化护理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02,309.
0引言
高血压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而血压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极易引发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差,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已经下降,但是其较高的致残率还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问题。有相关研究报道,优质的护理效果,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2]。本次研究为探究优质的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选取我院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比实施细节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判定标准,同时经手术,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39~78岁,平均(55.23±10.27)岁,出血类型:基底节21例,丘脑15例,外囊和岛叶共计19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38~78岁,平均(55.14±9.84)岁,出血类型:基底节23例,丘脑17例,外囊和岛叶共计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严重免疫系统与血液疾病者;脑出血致重度昏迷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密切监测,注意患者的异常,给予患者及家属常规的健康宣教,提供服药指导。观察组实施细节化护理,术后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程度,制定护理干预方案,辅助患者恢复。首先在患者术后,给予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的密切监测,待患者清醒或病情改善后,对患者及其陪伴家属进行高血压疾病的健康宣讲[4],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用药以及运动指导。同时,耐心地解决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难问题,利用各种资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且向患者宣讲以往恢复情况良好的正面例子,排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患者的运动行为进行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恢复性的康复锻炼,制定康复锻炼计划供患者参考。嘱咐患者家属及时对患者进行翻身,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患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及时解决问题。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综合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采集表,分为10道问题,每题分值1~5分,满分5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等。依据得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级别,非常满意:得分>40分,满意:得分在31~40分,一般:得分在21~30分,不满意:得分<20分。综合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患者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综合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疾病,目前临床尚未有治愈的手段,但通过按时服药,可以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高血压患者基本由中老年人群组成,特别是老年人群,其记忆力较差,用药依从性较差,经常忘记吃药,或是由于一些逆反心理,故意不按时用药,造成血压升高[5]。血压持续保持在高状态,会引发诸多并发症,脑出血是其中一种严重的类型,其病情危急,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一般采用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患者的死亡率经过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大为下降,但是致残率依然较高,据有关研究报告[6],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因此为探究这一研究结论,本次研究选取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采用细节化护理的干预作用。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大为减少,对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发生情况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也是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化护理是一种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对患者实施精细护理的护理干预方式,本次研究中,对患者的具体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依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制定用药、饮食指导,同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的术后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的康复锻炼,嘱咐家属及时对患者的体位进行纠正,防止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给予患者心理、精神状态的安抚,利用优秀事例,鼓励患者,排解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压力[7-8]。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细节化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或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岩.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人性化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8):35-38.
[2]冯勤丽,姚明,张小平,等.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95-98.
[3]刘亚辉,张凤丽.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169.
[4]蔡燕.对进行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6):43-44.
[5]Gavito-Higuera J,Khatri R,Qureshi IA,et al.Aggressive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ay lead to global cerebral hypoperfusion:Case report and imaging perspective[J].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2017,9(12):448-453.
[6]Ruano L,Branco M,Samões R,et al.The etiology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hemorrhage:Insights from a neuropathological series[J].Clinical Neuropathology,2017,37(1):S109.
[7]吴志萍,陈晓青,任江艳.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1):99-101.
[8]路洪珍,毕研娟,刘丽,等.专科创新康复护理在微创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7(15):2030-20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