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1:27: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脏修补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66例选择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3.33%,心功能i级比例74.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住院时间(9.8±2.1)d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雪梅,阙佳.分析循证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64-365.

0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心脏、血管在胚胎或胎儿时期发育时受到母体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畸形的情况,通常有心脏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其中房室间隔缺损比较多见[1]。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是风险较高的一种复杂手术操作,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手术过程要求全麻,并体外低温循环维持,围手术期都可能发生意外情况[2]。在围手术期有必要加强监护和护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手术效果[3]。现就我院126例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29岁,平均(8.8±0.2)岁;修补术:修补房间隔缺损16例、修补室间隔缺损14例、同时修补房室间隔缺损12例、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术18例。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35例;年龄2~22岁,平均(8.1±0.8)岁;修补术:修补房间隔缺损16例、修补室间隔缺损20例、同时修补房室间隔缺损18例、动脉导管未闭修补术12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根据围手术期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针对患者病情及以往手术案例的护理经验,设立循证护理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荟萃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②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家属并不了解心脏修补术,对手术风险、疗效存在深度怀疑、焦虑、恐惧的情绪,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及围手术期各项检查、手术、护理工作的开展。手术前与患者深入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和疏导心理问题,及时进行鼓励和安抚,调整患者接受手术的心态。③手术配合中护理:患者完成手术进入病房后,连接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动脉测压管,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妥善固定心包、尿管及引流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及生命体征[5]。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则以微量泵注射,确保药物匀速注入,避免血压升高而影响循环稳定性。应用呼吸机时要密切观察胸廓呼吸运动情况,听诊双肺呼吸音。胸腔引流时要严密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引流液的性质及颜色。同时,根据手术医师操作步骤做好器械及手术用品的传递和处理工作。尊重患者隐私,注意遮挡和采取保暖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主要指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封堵器脱落、溶血、血栓形成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①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3.33%,心功能I级比例74.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住院时间(9.8±2.1)d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表2。


\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是有效治疗先心病的重要手段,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术后并发症问题也比较严重,护理不当会关系到手术效果及预后[6]。循证护理在循证医学指导下进行护理实践,是未来护理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其主要宗旨在于利用已知的、经证实有效的研究结果,结合院内实际条件、患者病情及护理需求、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最终得出优化结论,并付诸实践[7]。循证护理高效的结合了护理研究成果与护理实践,通过锁定护理关键问题点来制定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方案,如此一来,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更人性化、更主动,以期达到护理研究与临床护理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8]。循证护理在临床多种疾病护理中发挥了高效作用,患者也更多获益[9]。对于先心病修补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循证,找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术后并发症问题、呼吸及循环系统等是关键影响因素,所以之后开展的循证护理着重优化上述几个影响因素的护理和预防[10]。本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愈率及心功能Ⅰ级比例更高,住院时间也更短。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更尊重科学护理管理要求,通过循证护理的实施,有助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疗效,患者也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也在该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护理技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敏,李小聪.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后的护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8):636-637.
[2]董云芳.有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7(3):468-469.
[3]刘雪莲,陈文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体温监测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92-93.
[4]郭淑萍,郭瑞锋,刘晶波.42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循证护理[J].全科护理,2015,14(23):2297-2298.
[5]Eshah NF,Bond AE.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me for coronary heart diease patients:A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09,15(3):131-139.
[6]冯红梅.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43-244.
[7]张红.循证护理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l9(4):125-126.
[8]张欣,肖向莉,李鑫,等.循证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5,37(12):1901-1903.
[9]Velagaleti RS,Pencina MJ,Murabito JM,et al.Long-term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8,118(20):2057-2062.
[10]侯世珍,廖成全,姜月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室缺修补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143-31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