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流程化护理干预对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基于此,为观察组进行流程化护理,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对比,观察组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9.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6.30%高于对照组85.19%,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9.26%远低于对照组29.63%,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过程中,加强流程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流程化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桂兰.分析流程化护理干预对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52,359.
0引言
牙列缺损在临床上主要指因牙齿缺损,而造成的牙列不完整[1]。患者一旦出现牙列缺损情况,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如美观、咀嚼、辅助发音等,不仅如此,还会对患者的全身健康造成影响[2]。在临床上通常采用人工替代材料来进行修复,主要手段为义齿固定、义齿种植等,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修复方式,但是,每种治疗方式都并不完善。现在临床上针对牙列缺损问题,种植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修复方式[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女患25例,男患29例,患者年龄在19-71岁之间,平均为(45.64±4.74)岁,观察组女患31例,男患23例,患者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为(45.74±4.5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患者参与研究之前,均需经过临床检查,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研究要求,并在患者详细了解相关事项之后,自愿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式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同为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手术相关注意事项讲解、手术材料与器材的准备等,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流程化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就诊:在患者接受种牙手术之前,应对其实施严格的影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牙齿情况进行准确判断。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并通过健康宣教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义牙种植的手术方法、手术优势、治疗效果、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让其对种植修复的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为其提供一对一的针对性护理。
治疗前:在实施种牙手术治疗前应加强护患沟通,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答,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还应与主治医师加强沟通,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流程与方案有全面了解,提前做好各种手术准备工作,如对手术材料、器械实施消毒处理,并对这些物品进行清点和保存,针对患者情况提前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术前1天叮嘱患者禁食过硬、辛辣等食物。
治疗中:在为患者实施种植手术治疗期间,确保其所处环境具有较强舒适性,并向患者讲述麻醉相关知识,用耐心、温柔的态度与患者交流,缓解其紧张心理。在手术进行中,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选择便于手术操作且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用手势与医护人员沟通。整个手术治疗环节均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手术期间,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关注。
治疗后:护理人员需陪同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对牙齿种植效果进行观察。向患者讲述种牙后的各种注意事项、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并叮嘱患者定期刷牙、注意营养摄取、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1.3.1种植成功率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义牙种植后无异常感觉、无松动现象;种牙区域无感染、无麻木感、无窦管穿孔情况;口腔恢复与牙龈健康情况良好[4]。
1.3.2护理满意度观察指标
在患者治疗后,让其在本院特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上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在90-100之间为非常满意,评分在80-90之间为满意。评分在80以下为不满意。
1.3.3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指标
根据观察和患者主诉,判断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0.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2检验,若所得结果(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对比,观察组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9.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6.30%高于对照组85.19%,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9.26%远低于对照组29.63%,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近几年,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种植修复方式治疗牙列缺损已经成为一种常用手段[5],且这种治疗手段具有可靠、保持期长的特征。利用种植修复术进行牙列缺损治疗的主要原理是,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作为支持基础,实现对上部牙修复体进行固定的一种缺牙修复方式[6]。这种治疗方式主要针对牙齿缺失、牙齿修复等问题[7]。在牙科临床治疗中,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极易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问题在于,种植牙修复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轻度如疼痛、肿胀等,严重不良反应会损伤患者神经、出血过多等[8]。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手术材料、器械消毒不彻底、治疗方案制定不完善等[9]。因此,在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治疗期间,相关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化护理要求,对手术中所需材料和器械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制定手术方案等,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9.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85.19%,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26%远低于对照组29.63%,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牙列缺损种植修复过程中,加强流程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新华,陈丽君,赵霞.流程化护理干预在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7):869-872.
[2]王永贵,张令.观察研究口腔种植牙(以下简称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349-350.
[3]郭翔宇.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52-53.
[4]彭巍,王学金.口腔种植牙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优势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8):23-24.
[5]张妍,初海霞,姜丽霞,等.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J].中外医疗,2016,35(26):35-37.
[6]杨扬.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60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0):79-79.
[7]罗佳,杨艳.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价值及临床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2):1971-1973.
[8]吴孝楠.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200-201.
[9]汪燕红.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23(5):103-104.
[10]董斌,张兵.采用人工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应用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7):920-9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