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9 14:04: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针灸综合疗法组则采取常规方案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副作用。结果针灸综合疗法组疗效较高,P<0.05。针灸综合疗法组显效、好转、无效、总疗效分别是42、7、1、49(97.50),常规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疗效分别是19、21、10、40(80.00)。治疗前两组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接近,P>0.05;治疗后针灸综合疗法组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针灸综合疗法组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9.51±1.42)d、(13.68±1.88)d更好,常规治疗组分别是(12.22±2.89)d、(16.68±1.57)d,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P>0.05,常规治疗组有1例头晕。针灸综合疗法组无出现副作用。结论常规方案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加速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的恢复,并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的时间。

关键词:针灸;综合疗法;周围性面瘫

本文引用格式:秦小红.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63+166.

0引言

周围性面瘫发生率高,周围性面瘫的发生不受性别,年龄或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人群中发生,需要及时治疗[1]。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针灸综合疗法组则采取常规方案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副作用,分析了常规方案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治疗分组,针灸综合疗法组50例,男女是36、14例。年龄22-71岁,平均(37.79±12.91)岁。病程最短是3.5个月,最长则是5.7年,平均(3.78±0.47)年。常规治疗组50例,男女是34、16例。年龄22-72岁,平均(37.11±12.21)岁。病程最短是3.6个月,最长则是5.8年,平均(3.71±0.42)年。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①心理疏导。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②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病毒和B族维生素等进行治疗,治疗3周。针灸综合疗法组则采取常规方案联合针灸治疗。选择针刺主穴:地仓、四白、下关、颊车、牵正、合谷,而选择配穴:阳白、攒竹、承浆、迎香、鱼腰、人中、太阳、丝竹空。每天选主穴4-5个,选择配穴3-4个,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疾病症状积分(总分0-25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0-100分,越高越好);副作用。显效:症状消失,面功能均正常,外观正常,临床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正常;好转:面功能均改善,外观改善,临床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50%以上;无效:面功能、外观无改善,临床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低于50%。疗效=显效、好转百分率之和[2]。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4.0软件进行χ2、t计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针灸综合疗法组疗效较高,P<0.05。针灸综合疗法组显效、好转、无效、总疗效分别是42、7、1、49(97.50),常规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疗效分别是19、21、10、40(80.00)。

2.2治疗前后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接近,P>0.05;治疗后针灸综合疗法组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如表1。


\
 

2.3两组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针灸综合疗法组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9.51±1.42)d、(13.68±1.88)d更好,常规治疗组分别是(12.22±2.89)d、(16.68±1.57)d,P<0.05。

2.4两组副作用比较。两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P>0.05,常规治疗组有1例头晕。针灸综合疗法组无出现副作用。

3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以面部肌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并且在临床上也是高发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心理疏导可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3-4]。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病情。中医在治疗周围性面瘫疾病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针灸综合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针灸通过刺激合谷太冲等穴位,可有效促进血瘀顺利恢复,具有强身健气,活血化瘀的功效。从安全性看,常规方案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无副作用,效果好[5]。

本研究中,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针灸综合疗法组则采取常规方案联合针灸治疗。结果显示,针灸综合疗法组疗效较高,P<0.05。针灸综合疗法组显效、好转、无效、总疗效分别是42、7、1、49(97.50),常规治疗组显效、好转、无效、总疗效分别是19、21、10、40(80.00)。治疗前两组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接近,P>0.05;治疗后针灸综合疗法组疾病症状积分、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针灸综合疗法组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9.51±1.42)d、(13.68±1.88)d更好,常规治疗组分别是(12.22±2.89)d、(16.68±1.57)d,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P>0.05,常规治疗组有1例头晕。针灸综合疗法组无出现副作用。

综上所述,常规方案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好,常规方案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加速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的恢复,并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的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小琴.温针灸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49-50.
[2]王邦博,杨晓倩.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J].中医药信息,2018,35(03):105-108.
[3]王丹丹,谯凤英.拔罐法与针灸疗法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01):188-190.
[4] Ek si,G uldem,A k bay,Erc an,B ayaro gullari,Hanifi et al.The effect of width of facial canal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ralysis[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Oto-Rhino-Laryngological Societies(EUFOS),2015,272(9):2283-2289.
[5]黄明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