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疝的治疗作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8 10:57: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深入探索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疝的治疗作用。方法从我院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疝气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参照组53例患者实施传统疝修补手术,研讨组53例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其治疗作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下床时间等4个手术临床指标均较参照组患者低,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疝的治疗作用明显,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手术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实践。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的治疗;作用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米金飞.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疝的治疗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87.

0引言

疝作为临床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外科疾病,指的是人体某一个脏器或者组织离开原本正常的位置,经过后天或是先天形成的相对薄弱的位置、孔隙抑或是缺损进入另一个身体部位。通常疝分作腹外疝、脐疝、切口疝等多个类型,尤以腹外疝居多,由于患者腹内压增高,而腹壁强度降低等原因导致,即腹腔内脏器或者组织突出于人体腹壁的切口部位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治疗该病症的方式很多,手术治疗因其效果良好被广泛应用,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疝气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参照组53例患者实施传统疝修补手术,研讨组53例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部患者确诊符合疝疾病诊断标准,其中有直疝31例,斜疝75例。参照组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是72.7岁、23.1岁,平均(48.52±3.19)岁,男女患者比例32:21;研讨组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是73.6岁、22.7岁,平均(47.79±3.26)岁,男女患者比例30:23。对比两组患者病例资料,经均衡性分析之后未见显著差异,P>0.05,表明有效可比。

1.2治疗方法。参照组53例患者实施传统疝修补手术,首先进行硬膜外麻醉,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将其皮下组织切开,然后实施高位游离疝囊,此时将疝囊填充于疝环之中,再将疝囊填充物质与囊口附近的组织一同缝合,避免脱出,之后将补片放置在腹股沟后壁位置,使用丝线固定缝合,最后逐层对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与皮肤。研讨组53例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具体步骤介绍:患者手术前,告知其禁食8小时,第一步实施全麻之后行腹膜前修补术,在患者的脐部及脐部以下水平位置各置入5 mm与10 mm套管,再于疝环上方3 cm位置将腹膜剪开,实施分离处理对于腹膜前的间隙,然后将疝囊剥离,横断处理大疝囊之后置入补片修补疝,此时应确保其对腹肌沟疝三角、内环与股环完全覆盖,使用钉合器固定边缘,确保腹膜瓣将补片充分覆盖,最后实施缝合。第二步实施全腹膜外修补术,作一手术切口于患者脐孔之下1 cm位置,将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分离腹直肌,同时置入10 mm套管于患者腹膜前间隙,开始人工气腹操作,保持12-15 mmHg的压力推入直镜,再分离操作至趾骨结节处,露出Cooper韧带,此时置入5 mm套管于患者腹膜前间隙位置,将疝囊剥离,置入补片修补疝(操作同前)。

1.3观察指标。通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下床时间等4个手术临床指标,对其治疗作用进行对比与评价。

1.4数据处理。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记录的观察数据作处理,计量资料(手术临床指标)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以P值作为评判标准,当P<0.05时,组间差异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参照组术中出血量(73.12±9.59)mL、手术时间(69.47±14.23)分钟、住院时间(7.44±1.03)天、下床时间(82.54±12.71)小时;研讨组术中出血量(31.96±4.21)mL、手术时间(39.62±9.67)分钟、住院时间(4.63±6.31)天、下床时间(29.93±5.81)小时,研讨组患者指标均较参照组患者低,表明两相对比研讨组更优,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喷嚏、咳嗽、腹部肥胖、便秘、妊娠等情况均会引发疝气,其发病率比较高,如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2]。伴随医疗水平的发展,疝气修补手术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传统疝修补手术腹腔内部剥离面比较大,经常伴有出血量大等现象,术后极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经手术修补的腹壁依然会有高危部位,当腹腔压力增大时,疝会再度复发,复发率比较高,患者痛苦大大增加[3]。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临床作用更为显著,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特征,其操作简便且术后恢复快。同时该项手术方式无需松弛腹腔壁,手术完成后只需常规抗炎。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下床时间等4个手术临床指标数据显示,研讨组患者指标均较参照组患者低,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疝的治疗作用明显,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手术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医疗推广实践。

\

 
参考文献

[1]毛正发,范昕,王旭青.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的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27):112-113.
[2]蒋志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复发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9):21-22.
[3]胡克福.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1):57-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7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