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逐渐增高,有效防治高脂血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他汀类药物在现代医学中作为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却有肝酶异常和肌病等副作用的发生风险。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优势突出,本文对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中医药;高脂血症
本文引用格式:向文秀,简爱萍,张继红.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137-138.
0引言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 脂质高于正常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 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我国居民脂质代谢异常患病率已高达 40.4%,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 2010 年 -2030 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 920 万 [2]。目前,高脂血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冠心 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效防治 高脂血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3]。他汀类药物在现代医学中作为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却 有肝酶异常和肌病等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1]。近年来,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不良反应较少的优势逐渐受到国内外的瞩 目,本文对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1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传统中医文献中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但中医关于高脂血症 的认识最早可溯源至《内经》的“膏脂学说”。如《灵枢 . 卫气失常》曰:“脂者,其血清,气滑少,”《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流”,又有《景岳全书》曰:“痰涎本皆气血,水谷津液化得其正则为津血,化失其正,则为痰浊,”《灵枢·血络论》:“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 射”。故目前大多学者认为高血脂症大致归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痰浊”“血瘀”“血浊”范畴。多数人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脾失键运、肝失疏泄、肾气亏虚导致痰浊或血瘀阻塞脉道而发病。 有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高脂血症中成药的成方规律,结果 发现中成药治疗高脂血症多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健脾渗湿为配 伍原则,反应出高脂血症本虚标实的核心病机 [4]。对其辩证分型有多种观点,如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将血脂异常被分为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阴虚阳亢证、气滞血瘀证 [5],而最新共识则将高脂血症分为痰浊内阻证、脾虚湿盛证、气滞血瘀证和肝肾阴 虚证,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医家的经验所进行的辩证分型 [3]。
2实验研究
泽泻、白术药对单用或与他药配伍使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朱广伟等 [6] 在对不同配伍比例的泽泻汤降血脂作用研究中发现, 不同配伍比例的泽泻汤都能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中的 TC、TG、LDL-C 的水平 (P<0.05),显 著升高 HDL-C 水平 (P<0.05), 其中泽泻、白术按照 5:2 比例配伍时降血脂效果最明显。韩雪等 [7] 亦得出相同的结论,并发现泽泻汤在降血脂的同时还会增强 肝脏 PPARα 和 ACO 的表达,这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PPARα 的表达,激活其下游基因 ACO 的表达,促进脂肪氧化分解, 减少脂质合成以调节脂质代谢,进而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李若 绮等 [8] 研究发现双蓣调脂汤能够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胆固醇的水平,改善肝脏脂肪变性,这一作用可能与减少胆固醇的吸 收有关。陈丝等 [9] 发现脾虚状态下高脂血症大鼠脂质紊乱加重, 经香砂六君子汤干预后紊乱得以纠正,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香砂六 君子汤调控 dyHDL 相关 mRNA 及蛋白表达有关。血流流变学作用是高脂血症最直接的中间环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1,2],郑茜等 [10] 研究发现通冠化浊汤加减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 血液粘稠度,从而抑制脂质代谢的紊乱进展。曾丹 [11] 等在研究脉康汤对内源性老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中发现,脉康汤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水平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 (P<0.05),表明脉康汤对内源性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以上均是不同的方剂作用于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一方 面于中医的“同病异治”理论相符合,另一方面,也为临床应用提 供了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3临床治疗
3.1药物治疗
3.1.1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包括经典方及自拟方,经过多数试验及临床研究表 明,两者效果皆显著。中医精髓是辨证论治,很多医家经过辨证 及临床实践自创了很多自拟方,如江珊珊 [12] 等对 136 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脂必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降脂汤口服治疗,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 及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自拟中药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彭绍杰等 [13] 对其本院自拟益脉降脂汤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其亦有明显降血脂效果。自拟益脉降脂汤由黄精、山楂各 20g,黄芪、白术、茯苓、泽泻、何首乌、杞子、丹参、菊花、草决明、绞股蓝各 10g 组成,综观全方,主要是从健脾化痰法立方,再加某些具有特定降脂疗效的中药,此方组成思路为我们治疗高脂 血症时提供了一定方向。也有不少研究者常用古方治疗高脂血 症,如张士金 [14] 用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脂血症,发现不仅 TG、TC、LDL-C 水平明显下降,HDL-C 水平明显升高,而且头痛、耳鸣、心悸、不寐等症状改善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较少,临 床效果显著。综上,无论是典方还是自拟方,从痰、湿、瘀等方面 着手辩证,便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3.1.2中成药
心可舒、血脂康胶囊、通心络胶囊、荷丹片、脑心通胶囊等均是 目前较为常用的降血脂中成药 [3]。心可舒片由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等组成,全方共奏行气活血、祛湿化痰的作用。邰炜彦 等 [15] 将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组各 40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观察组采用心可 舒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程为 4 周,结果发现心可舒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有效改善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降低血脂水平。一项 Meta 分析表明,血脂康胶囊与他汀对照组比较,血脂康胶囊能升高 HDL-C 水平,虽然也降低 TC 和LDL-C 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他汀组比较,血脂康不良反应 / 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16]。血脂康胶囊由特制红曲发酵精制而成,含有 13 种天然莫纳可林,是他汀同系物,每粒血脂康胶囊中他汀同系物约 6mg,起调脂作用 [17]。中药红曲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作用,中成药血脂康胶囊充分利用 了中药中的特定降血脂成分红曲,对我们发现中药中的特定成分治疗疾病有启发作用。
3.2非药物治疗
3.2.1针刺
有研究表明,针刺涌泉、内关、丰隆等穴降脂效果明显 [18-20]。张国鑫等 [21] 发现电针“曲池+中脘+丰隆”在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 HDL-C、LDL-C 的含量及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方面更具优势,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而针刺“内关”和“丰隆” 穴可以抑制 Apo E (-/-) 小鼠血脂升高,降低外周血 Ang Ⅱ、ET-1 水平,升高外周血 NO 含量,抑制心脏组织中 AT1R、ETAR 表达, 从而减轻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发挥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22]。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常见,有研究表明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针刺可以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纠正患者糖 脂代谢紊乱状态 [23]。
3.2.2艾灸
陈仲杰等 [24] 研究表明辨证施灸治疗高脂血症与非诺贝特片疗效相当,且对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亦有改善。张会芳等 [25] 发 现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 NO 都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温和灸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血清 NO 发挥其抗血管损伤、抗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纵姣艳等 [26] 在研究不同灸温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神阙穴皮肤形态及肥大细胞的影响中发现, 45℃艾灸热刺激对小鼠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 的调节作用优于 38℃艾灸热刺激。苏方方等 [27] 研究亦得出类似的结论,其机制可能与 45℃的艾灸热刺激能够明显的使局部肥大细胞数目增多,受热刺激时其脱颗粒可分泌组胺、P 物质等介质,进而引发皮肤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及艾灸靶向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有关。另一研究表明,不同艾灸时程干预后血脂的下降程度略有不同,30分钟艾灸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 10 分钟,通过相关对比研究指出,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艾灸时程长者较短者获益更为明显 [28]。综合表明,艾灸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温度为45℃及时程尽可能长的艾灸条件对降血脂作用更佳。
3.2.3运动疗法
中国传统运动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陈万睿等 [29] 研究表明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能有效改善中老年血脂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TXB2/6-K-PGF1α ≤ 1 保持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减少内皮损伤,减少血管舒缩失调,防止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吴翊馨等 [30] 研究发现 24 式太极拳运动可使血浆 TXB2 /6-K-PGF1α 比值显著降低。以上研究表明传统养生练习对高脂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一项Meta 分析表明,五禽戏可明显降低成年人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以及明显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一般,故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方法学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准确 效果 [31]。中国传统运动疗法趣味性强,对场地要求不高,动作协调缓慢,五脏兼顾,在中老年中广为流行,是适合我国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
4展望
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已形成共识,有效防治 血脂异常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有不少试验及 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优势突出、安全有效,但在在 辩证分型方面没有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标准,因此精准辩证,优 选一些配伍精简的、降脂效果好的中药和针炙组方是今后的发展 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 ):937-950.
[2] Moran A, Gu D, Zhao D, et al. Futu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markov model and risk factor scenario 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del-china[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0,3:243-252.
[3]安冬青 , 吴宗贵 , 梁春 , 等 . 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20(03):262-269.
[4]綦向军 , 周润吉 , 刘惠平 , 等 . 中成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成方规律分析 [J/ OL].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15.
[5]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85-89.
[6]朱广伟 , 张贵君 , 汪萌 . 不同配伍比例的泽泻汤降血脂作用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33(01):189-191.
[7]韩雪 , 张睦清 , 常冰 , 等 . 泽泻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及 PPARα 和 ACO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7,33(12):1761-1765.
[8]李若绮 , 石晶晶 , 鲁海菲 , 等 . 双蓣调脂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小肠组织 NPC1L1 及 ABCG8 表达的影响 [J/OL].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8.
[9]陈丝 , 贾连群 , 宋囡 , 等 . 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高脂血症大鼠 dyHDL 的影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5(07):22-28.
[10]郑茜 , 买丽克·伊明 , 金晶 . 通冠化浊汤对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26(06):1369-1370.
[11]曾丹 , 唐建明 . 脉康汤对内源性老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37(07):1583-1585.
[12]江珊珊 , 傅志红 , 王号飞 . 中药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34(03):766-768.
[13]彭绍杰, 刘华盛, 康善平, 等. 自拟益脉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25(09):2181-2182.
[14]张士金 . 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高脂血症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18(08):919-920.
[15]邰炜彦, 王璟, 吴璇, 等. 心可舒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01):118-120.
[16]郑思道 , 杨翠 , 张成英 . 血脂康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 Meta 分析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14):51-55+78.
[17]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 血脂康 ( 胶囊 )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组 . 血脂康 ( 胶囊 )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 修订版 )[J]. 中华内科杂志 ,2018,57(2):97-100.
[18]陈蓉 , 王智彪 . 针刺高血脂大鼠涌泉穴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22(04):984-985.
[19]郭佳, 姬晓兰, 彭博, 等. 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19(12):1120-1123.
[20]申洪波, 张莉, 郭佳, 等. 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中国针灸 ,2014,34(04):373-378.
[21]张国鑫, 苗晋玲, 张中原, 等. 电针不同腧穴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J]. 中国针灸 ,2014,34(09):894-897.
[22]申洪波, 张莉, 郭佳, 等. 针刺对高脂血症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J]. 中国针灸 ,2014,34(04):373-378.
[23]陈杰, 邢海娇, 李青, 等. 针刺对代谢综合征糖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研究 [J]. 中国针灸 ,2017,37(04):361-365.
[24]陈仲杰, 吴中朝, 王京京, 等. 辨证施灸治疗高脂血症49 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5,56(22):1935-1938.
[25]张会芳 , 王玲玲 , 嵇明月 , 等 . 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 NO 的影响 [J]. 中国针灸 ,2013,33(05):438-442.
[26]纵姣艳, 王耀帅, 王茜, 等. 不同灸温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神阙穴皮肤形态及肥大细胞的影响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28(12):3020-3022.
[27]苏方方 , 高建芸 , 王桂英 , 等 .45℃艾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ox-LDL、NO 的影响 [J]. 中国针灸 ,2019,39(02):180-184.
[28]陈仲杰, 吴中朝, 李彩芬, 等. 不同艾灸时程对高脂血症调脂效应影响的研究 [J]. 中国针灸 ,2012,32(11):995-999.
[29]陈万睿 , 陈婧 . 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35(19):5612-5613.
[30]吴翊馨 , 张海平 .24 式太极拳运动干预对中老年女性高脂血症患者血浆TXB2、6-K-PGF1α 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503- 6505.
[31]王雪冰 , 冯连世 . 健身气功五禽戏对成年人血脂影响的 Meta 分析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36(02):156-163+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