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的多层次、个性化培养的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0:37: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的来源的多样化,学生个人素质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学医院在满足国家刚性要求的同时,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因此,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该因人制宜进行教学,不可千篇一律,做到多层次、个性化培养。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多层次;个性化

本文引用格式:熊永江,刘家骥,赵涛.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的多层次、个性化培养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79-280

0引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衔接医学生院校基本教育与临床合格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衔接环节,是提高医学及医疗质量及完善医学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

长期以来,医学生经过学校的基础课程教育之后,仅通过临床见习与短暂笼统地临床实习,就直接就业成为临床一线,接受医学继续教育程度大部分取决于所就业医院的医疗条件及发展水平,其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新入医学人才的发展以及整体医疗团队的素质。2013年伴随着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委《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文件及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自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制度和模式,成为为各级医疗结构培养有职业道德、扎实理论知识、能独立承担本专业工作的临床医生的重要手段。目前现代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已形成,在大规模住院医师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形势下,如何及时发现、分析、解决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是保障规培质量的关键所在。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来源的多样性

2007年,我院被原卫生部批准为专科医师(全科医学科)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根据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关于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见》和重庆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通知》(C2011]13号)以及相关配合文件精神,我院自2012年起面向全国开始招收规范化培训学员。通过两个阶段的学习,使学员达到知识宽,基础厚,拥有良好医德医风,有独立规范的临床能力的合格住院医师。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学员来源的多样化,学员个人素质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学医院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招收对象为拟从事临床工作的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模式为“5+3”,即本科5年医学类专业教研,3年规范化培训。未经规培的医学专业型硕士为2年,博士为1年。学术型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均为3年[3]。因此,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该因人制宜进行教学,不可千篇一律,做到个性化、多层次教学。

\
2对不同来源学生进行个性化分班,针对性培养

不同培训对象有不同的学习经历,有不同的学习方向,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思维方式,并在某种程度上有不同的学习目标,由此决定,不同来源,不同去向的规培学员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培训方式,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即临床能力包括专业技术及临床决策能力、临床思维、沟通技巧等。但目前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仍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如学员对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仍意识不足,培训机构、机构内各科室、导师对规范化培训重视程度参差不齐,质控及管理质量有待加强,学员有来自高负荷工作、收入低、个人婚恋计划难以实施等不同方面的压力[4]。

从目前培训结果的情况结论,笔者总结前人的教学方式以及本人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体会后认为:在一定的分类下进行多层次,个性化培训对于我们达到规培目标是有现实意义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进行细化分类笔者有如下考虑:①主体为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学历毕业生,这是我们培训主要人员,目前我院培训方法是有效并逐渐成熟的,这也是沿用于本科学习方法的延续,如CBL,PBL,慕课,等方式。此类学员的毕业后继续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延续。我们培训的重点是让学员在培训期间,建立良好的,规范化的临床思维。培训者主要由临床二线医师主导,一线医师辅助。主要培训方向为全方位提高。使其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达到各专业低年资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普通班)

②主体为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一段时间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具有一定临床工作能力需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相关业务能力等而接受培训的医师,此类学员已在临床工作一段时间,我们培训的重点应注重于临床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于其非正规化的,甚至是错误的临床思维进行纠正,从新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思维。培训者主要由临床一线主导,二线医师辅助。主要培训方向为提高被培训者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及建立规范化临床思维。(基础班)

③主体为已毕业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未强制规定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是由本人自愿选择。但在我院培训过程中发现,参加规培对于科研型此类人员是有意义的。长时间的基础课题研究是此类人员的优势,但规范化的临床思维仍然需要规范化培训。培训者主要由二线医师主导,相应专业上级医师辅助。主要培训方向为提高被培训者相应专业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班)

④其他,如全科医生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此类学员基础较复杂,参差不齐,且培训后去向决定其学习方向,故针对性培养更显得必要。具体选择由学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基础班或者普通班学习。

\
3对不同来源学生制定个性化政策方案

学员由于生源、年龄、经历、工作学习环境环境及未来的就业去向等多方面因,影响了对于规范化培训的接受程度。为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具有吸引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必须的,必要的。①首先,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规培相关政策时,多层次,个体化,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考核、培训方案,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②尽可能做到因人适宜,针对不同生源、不同经历等的学员,可根据其自身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划分轮转小组,对应其短板及需求,适当地增加相应科室轮转时间。③对于学员对规范化培训认识不足,自身面临各方面压力的问题,培训基地需加强思想方面的引导,开展专题讲座,为学员搭建可以相互沟通互动的平台,及时了解学员思想动态,及时反馈,借鉴先进经验,完善规范化培训管理实施细则。④加强管理,为确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培训基地应加强针对规范化培训管理系统的建设,施行责任制,落实每位学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都有责任导师,基地需要定期对导师进行全方位考核,以评促教,提升培训质量[5]。同时,可参照美国milestone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研究一套多层次、个性化、满足我国当前医疗现状的住院医师能力胜任评价系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临床医师[6]。

总之,多层次、个性化的住院医师培养模式,因人制宜,符合我国当前社会需要,符合医疗资源实际需要,符合卫生人才培养发展需要,对学员临床思维及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升,健全强化医疗队伍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美丽.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现状与借鉴[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25-26.
[2]戴惠如,李翠兰,蔡翔,等.从美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看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27-28.
[3]渝卫〔2012〕37号.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见[S].2012.
[4]戚德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04):77-79.
[5]王欢,谢泰,徐通,等.美国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管理及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9):899-901.
[6]李文惠,陈校云,李祥文,等.美国milestone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及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9):884-8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8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