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其中47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作为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多次根管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85.11%)(P<0.05);观察组总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0级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I级及III级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感,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多次根管治疗;疼痛程度;治疗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张力爽,李海.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89+93.0引言
急性牙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髓组织急性炎症,发病急,且伴有剧烈疼痛,若未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可进展为牙髓坏死,增加患者治疗痛苦[1]。
以往临床多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持续时间长,难免引发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依从性降低。因此,临床急性牙髓炎疾病对于科学有效治疗方式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主要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其中47例患者采用多次根管治疗,作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5-74岁,平均(49.52±6.18)岁。观察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24-75岁,平均(49.53±5.97)岁。以上所有患者中前牙49例、后牙45例,根管发育完全,在根尖周围不存在明显低密度阴影。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指导94例患者在实施治疗前进行各项相关检查,确保身体状态能够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具体为:采用2%利多卡因对患牙处实施麻醉,之后开髓,封三氧化二砷失活剂,清除冠髓,抽出根髓,做好根管预备工作,并对其消毒。选择不锈钢型号为10号、15号,定位测定根管长度;暂时封闭根管口。术后叮嘱患者每周到医院复查两次,待牙根管完全符合填充条件后实施根管填充,注意做好抗感染以及止痛工作。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采用2%利多卡因对患牙处实施局麻,之后进行常规开髓处理,清理牙髓,拔除根髓。使用X线摄片以及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并记录患者牙根管长度,为根管预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使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反复清洗根管,确保消毒彻底、干净。同时,对患者根管实施扩大处理,隔离患牙,使用消毒纸捻吸干试管至无渗液渗出,当确定根管干燥后,使用根充糊剂、牙胶尖填满根管,采用侧压法行固定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以及止痛治疗。
1.3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无自觉疼痛或者肿胀现象,咬合功能良好,牙齿功能良好,未出现松动、瘘管、叩击痛等症状,经X线检查根管填充紧密,牙周膜间隙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根尖未吸收,以上出现其中一项即可判为有效;患者伴有自觉疼痛或者肿胀,牙齿功能较差,部分牙齿松动,伴有叩击痛,出现瘘管,经X线显示根管填充不严、不合适,牙齿间隙值处于异常状态,根尖出现吸收现象,以上出现其中一项即可判为无效。②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采用VAS量表对患者治疗疼痛情况进行评分,0级:无痛感;I级:偶尔出现轻微疼痛;II级:出现中度疼痛,患者心率加快,难以忍受;III级:出现剧烈疼痛,部分患者会伴有呕吐或者喊叫,必要情况下需要给予患者止疼药剂[2]。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频数(n)或者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在接受治疗7天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74.47%,组间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552,P=0.458);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97.8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85.11%,经统计学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45、4.912,P=0.025、0.027)。
2.2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观察组疼痛评价情况为0级21例(44.68%)、I级23例(48.94%)、II级3例(6.38%),对照组疼痛评价情况为0级11例(23.40%)、I级21例(44.68%)、II级10例(21.28%)、III级5例(10.64%),其中观察组患者0级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78,P=0.030),观察组II级、III级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74、5.281,P=0.365、0.022),两组患者I级疼痛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171,P=0.679)。
2.3两组患者治疗时间。观察组、对照组总治疗时间分别为(3.68±0.29)天、(11.76±1.83)天,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29.897,P=0.000)。
3讨论
急性牙髓炎属于临床常见病与高发病,诱发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化学刺激、机械刺激、物理刺激、创伤刺激等。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急性牙髓炎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患者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且疼痛部位往往无法准确定位,饮食受到限制,生活质量降低。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关注,口腔治疗科室也应该不断完善更新口腔疾病治疗理念[3]。单纯用药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对于此项疾病主要采用根管治疗,坚持去除感染牙髓、保障冲洗消毒质量、严密填充根管,进而实现良好封闭效果治疗原则[4]。不同根管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也具有很大差异。以往多次根管治疗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牙龈疼痛,减轻肿胀情况,但需要经历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根管治疗,患者需多次往返医院进行复查治疗,延长了治疗时间,给患者造成困扰,且期间操作不当也可能引发根尖组织继发性感染[5]。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且长时间治疗加大患者痛苦,导致依从性降低,患者抵触甚至决绝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影响治疗效果。近几年逐渐普及起来的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弥补了上述多次根管治疗中所存在的缺陷,该项技术扩大了使用范围,一次性完成根管填充、消毒、预备工作,及时有效完成根管填充治疗,采取最快速度对患牙实施隔离,直接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发生再次感染。本文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97.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85.11%(P<0.05)。
说明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更为确切,提升患者根尖炎以及牙髓炎治愈效果。此外观察组0级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I级、III级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患者牙髓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减轻患者治疗痛苦。
同时,临床在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时,应要求主治医师熟练掌握手术体征,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之治疗灵活性,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治疗,当患者存在化脓性牙髓炎或者细小弯曲根管时,则不应继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6]。在实施手术时,准确快速了解患者髓腔形态,选择适当根管长度,术中注意对根尖组织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引发感染。手术操作动作轻柔仔细,确保完全清除根管内感染。
整个手术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稳定性好、刺激性小填充材料,提高根管严密性,避免出现欠充或者超充现象。
综上所述,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临床效果良好,有效缓解患者牙髓疼痛感,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于洋.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7):861-862.
[2]刘欣.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6):1071-1072.
[3]孙加全.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急性牙髓炎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5):170-171.
[4]赵军.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62-164.
赵宏宠,刘婷,刘文曙.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的[5]果比较[J]. 中国医刊 ,2015,50(2):102-104.
[6]张军华 . 一次性与多次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观察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29(9):906-9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