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2: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50例脑出血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生活质量、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家属护理评价评分、护理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不仅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相关指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总有效率;脑出血;优质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姜鑫.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72-273.0引言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又称为脑溢血。该疾病进展迅速,发病突然。可在短期内致使患者死亡或者伤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对该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抢救措施可提升其预后效果[1]。以我院脑出血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将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其中,观察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150例脑出血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45-70岁,平均(55.26±6.51)岁。对照组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46-68岁,平均(55.61±6.58)岁。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具体包括:

(1)术前:护士长指导责任护理人员及其他相关护理人员查询患者资料,征求主管医师意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做好潜在的护理准备,进行预见性护理。对基础护理进行强化,针对患者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实施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保持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充分了解患者心中的顾虑及疑问,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

(2)术后:提升护理频率,扩宽护理范围,告知患者及家属护理方面的知识,方护理人员不在患者身边时,其家属能够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并且家属可监督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

(3)脑出血疾病发病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及家属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安抚患者及家属,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患者康复的自信心,提升治疗配合程度,提升患者依从性。恢复期时患者因为颅脑出血,出现的生理功能异常及肢体功能异常,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因此产生轻生、悲观念头,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通过讲解治疗成功患者的案例,护理人员应维护患者尊严,尊重患者,对待患者时应文明礼貌,患者出现脑出血疾病后,因为生活能力受到限制,可能会出现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降低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动员其亲属、朋友等进行探访,增强患者存在感。了解患者需求,倾听患者诉求,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促进疾病恢复。

\
 
(4)护理人员应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每日定时为患者翻身,擦拭身体,定期更换贴身衣物,保证患者皮肤清洁,避免出现压疮并发症。拍打患者背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避免时期不活动造成肌肉萎缩。告知患者保持平卧位,不使用枕头,头部向一侧偏移,护理人员帮助其翻身,告知患者进行排痰,将口中分泌物进行清除,避免出现肺部感染。

(5)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从简至难,防止患者出现训练负担,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讲解能够引起患者兴趣的食物,使患者能够积极的说话表达,实施语言训练,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指导患者实施被动和主动肢体训练,从轻到重,并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树立患者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家属护理评价评分、患者护理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状况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判断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神经缺损评分降低90%-96%,为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神经缺损评分降低60%-70%,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神经缺损评分降低30%-40%,为进步;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神经缺损评分无变化,甚至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压疮。

1.4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相关指标。观察组家属护理评价评分为88.56±5.16)分,患者护理评分为(91.55±5.54)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75.66±12.92)分,高于对照组的(76.23±5.13)分,(81.66±5.14)分,(64.02±11.03)
分,观察组住院费用为(0.59±0.13)万元,低于对照组(0.94±0.46)万元,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0.56±7.82)d,短于对照组(32.61±8.68)d,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4.675,P=0.000;t=11.334,P=0.000;5.934,P=0.000;t=6.341,P=0.000;t=8.932,P=0.000)。

2.2临床效果。观察组治愈患者40例(53.33%),显效患者16例(21.33%),进步患者17例(22.66%),无效患者2例(2.66%),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治愈患者30例(40.00%),显效患者20例(26.66%),进步患者
16例(21.33%),无效患者9例(12.00%),总有效率为8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28)。

0.1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出现肺部感染1例(1.33%),上消化道出血1例(1.33%),压疮1例(1.33%),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4.00%),上消化道出血4例(5.33%),压疮3例(4.00%),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经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42)。

\
 
3讨论

脑出血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发病率,该疾病病情危急,如不及时治疗及护理,则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命健康。治疗患者脑出血需要较长时间,且过程复杂,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保证患者预后[2]。

优质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细化,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患者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建立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提升患者信任感。优质护理更加注重细节护理,从细小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出现脑出血疾病后,因为缺乏对该疾病的认知,因此会出现紧张及恐惧心理,丧失治疗信心。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况,明确患者悲观原因,从而进行专门的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心中疑虑,增加患者对该疾病相关信息的了解,树立治疗自信心[3]。

并通过拍打患者背部、定时翻身、按摩四肢等护理,可加速其血液循环,定时更换患者贴身衣物,保证患者皮肤干净,从而降低压疮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锻炼患者四肢,讲解对患者具有吸引力的事物,让患者可主动说话,加强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从而达到降低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的效果[5]。

以我院脑出血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护理评价评分、护理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表明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安全性强。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可提升患者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相关指标,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柏红.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应激反应及术后疗效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1587-1588.
[2]叶惠,李旭.综合护理干预在围术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20):3113-3114.
[3]许春达,郑俊青,赵士宏.流程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围术期病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9):2403-2406.
[4]石利平.优质护理理念在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8):73-74.
[5]郭万红.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61-15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