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方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9 19:14: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对其中腹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出现DVT的危险因素以及手术方式对患者发病情况的影响。

结果年龄、BMI、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高血压病患病情况、静脉血栓病史、ASA结果以及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估计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情况将会影响患者的DVT发生率,无DVT组和DVT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进一步的分层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中则显示,BMI≥35、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影响患者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手术方式会对患者的DVT发生时间、发生率等造成影响。

结论BMI≥35、经腹子宫切除术等是影响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手术方式也会对患者的DVT发生情况造成影响,临床护理和治疗中应当考虑到相关因素。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方式;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吕静敏,曹秋红,许文英.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方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137-138.

0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妇科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术后并发症,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以及下肢功能障碍等疾病,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中十分重视DVT的预防工作[1-2]。本次研究就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且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其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并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5~70岁,平均(53.25±3.55)岁,其中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35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术55例,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30例。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调查,观察患者术后术DVT和PE的发生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术后DVT患者共计30例,合并PE患者10例。

1.2方法

1.2.1临床表现

患者在手术后一侧或者双侧下肢突然出现以下情况:①明显的疼痛感;②出现肿胀情况;③下肢明显增粗;④患者活动受限;⑤皮肤出现潮红或者青紫等情况;⑥皮肤温度升高;⑦患者存在股三角区出现压痛[3]。

1.2.2影像学检查

①采用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对患者进行检查,显示患者的静脉内径出现增宽的情况,并且未探及彩色血流信号,进行加压测试静脉无塌陷情况;②使用断层X线扫描或者磁共振进行静脉成像或静脉造影,可见患者阻塞部位存在明显的充盈缺损情况,并且可在周围发现侧支循环的形成[4]。

1.2.3实验室检查

可采用D-二聚体检查作为辅助筛查方式。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相关生活习惯和手术指标,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子宫切除术后DVT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患者年龄、BMI、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高血压病患病情况、静脉血栓病史、ASA结果以及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估计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情况将会影响患者的DVT发生率,无DVT组和DVT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

\
 
而在进一步的分层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中则显示,BMI≥35、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影响患者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详情可见表2。

\
 
2.2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 DVT 发生的影响

对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术后 DVT 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 DVT 发病率要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腹开放手术患者的 DVT 出现时间要晚于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手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手术方式会对患者的 DVT 发生时间、发生率等造成影响。

3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了120例于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对其临床DVT的发病率和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5-6]。120例患者中30例患者出现DVT,90例患者未出现DVT,在无DVT患者和DVT患者之间其年龄、BMI、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高血压病患病情况、静脉血栓病史、ASA结果以及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估计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显示该几项数据将会对患者的DVT发病率造成影响,而在进一步分析中则显示BMI≥35、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影响患者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而针对不同手术方式的进一步分析中则显示,在手术结束后,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DVT发病率要更高,同时其DVT出现时间要晚于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手术患者,显示不同的手术方式将会影响患者的DVT发生情况[7]。

综上所述,BMI≥35、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以及妇科恶性肿瘤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影响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手术方式也会对患者的DVT发生情况造成影响,临床护理和治疗中应当考虑到相关因素[8]。

参考文献:

[1]秦翠英,全丽丽,杜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3):524-526.
[2]莫小雨.心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1):3956-3959.
[3]杨雅.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7,41(9):904-906.
[4]任康奇.胸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476-2478.
[5]朱蔚东.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6):661-663.
[6]徐建秀.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8):10-11.
[7] De Maeseneer MG,Bochanen N,Van RG,et al.Analysis of 1,338 Patients with Acute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Supports the Inadequacy of the Term“Proximal DVT”[J].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Endovascular Surger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2016,51(3):415-420.
[8]Qiang L,Yu Z,Xiao C,et al.Risk factors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in postoperative neurosurgical patients[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6,32(5):1107-1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