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8 16:0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分别采取地西泮、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癫痫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癫痫控制、药物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每月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STE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可控制患儿癫痫症状,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咪达唑仑;地西泮;癫痫持续状态

本文引用格式:柳岩,李婷婷.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44-145.

0引言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患病率在3.45%,一般癫痫患者在经规律用药后,有超过70.0%患者症状可控制,但癫痫持续状态病情危重,而常规抗惊厥药物效果欠佳[1]。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时间超过30 min,或上次癫痫发作意识尚未恢复,又再次发作,有较高的致死率。

咪达唑仑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新型药物,有临床对其结果进行证实,但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研究报道鲜少。作者通过此研究,在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采取咪达唑仑,对其结果进行报道,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6.59±1.35)岁;病程3-15个月,平均(8.43±1.21)个月;惊厥持续时间30-150 min,平均(64.27±8.54)min。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6.71±1.42)岁;病程3-16个月,平均(8.58±1.24)个月;惊厥持续时间30-154 min,平均(65.24±8.61)min。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入选标准:①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及脑电图等综合检查,与《癫痫诊疗指南解读》[2]中癫痫持续状态诊断标准相符;②患者脑异常电活动持续时间≥30 min,伴意识障碍、精神及认知行为异常;③近期未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④患儿法定监护人或家长对研究目的、方法及制度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①伴单纯癫痫发作;②存在头部外伤史,无法检测脑电图;③合并感染、感染、中毒等非癫痫性脑病;④精神异常、急性重型脑外伤小儿;⑤中途退出研究者。

\
 
1.3方法

1.3.1基础治疗:入组患儿入院后常规吸氧,纠正酸碱、水电解质紊乱,原发性疾病者控制病情,处理感染,纠正中毒,降低颅内压等。

1.3.2对照组:取地西泮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57)0.3 mg/kg,静脉注射,若癫痫持续发作15 min,再次同等剂量注射,反复2-3次;若惊厥仍未控制,取苯巴比妥(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1025613)20 mg/kg,静脉注射,每天四次。

1.3.3观察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22)0.1-0.4 mg/kg+5%葡萄糖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随后以咪达唑仑1µg/kg·min微量泵注;若癫痫持续发作,每15 min增加1µg/kg剂量进行泵注,最大剂量每分钟不得超过25µg/kg。待癫痫消失24 h后,每1h递减1µg/kg·min,至停药。

1.4观察指标。①准确记录两组癫痫控制、药物起效时间;

②统计两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每月发作次数;③按照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STESS)[3]评价癫痫发作程度,该量表总计6分,分值越高,癫痫严重程度越高,一般STESS评分为0-2分,死亡风险低;④观察两组患儿用药期间有无肌张力减低、呼吸抑制、心率波动、一过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

1.5统计学分析。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药物起效及癫痫控制时间。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38.54±11.29)min,癫痫控制时间(108.25±26.79)min;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72.45±13.47)min,癫痫控制时间(154.28±34.36)min;有统计学意义(t=13.610,6.847;P=0.000,0.000)。

2.2治疗后癫痫持续时间及每月癫痫发作次数。观察组癫痫持续时间(11.24±1.36)min/次,发作次数(1.05±0.24)次/月;对照组癫痫持续时间(19.36±2.42)min/次,发作次数(2.05±0.34)次/月;有统计学意义(t=18.957,15.572;P=0.000,0.000)。

2.3STESS评分。观察组治疗前STESS评分(3.24±0.21)分,治疗后(0.54±0.11)分;对照组治疗前STESS评分
(3.21±0.22)分,治疗后(1.52±0.18)分;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30.107,P=0.000)。

2.4不良反应。观察组5例肌张力减低,3例心率波动,2例暂停呼吸抑制,1例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26.19%;对照组11例肌张力减低,5例心率波动,3例暂停呼吸抑制,3例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52.38%;有统计学意义(χ2=4.991,P=0.025)。

\
 
3讨论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时间≥30 min无法自行停止,或癫痫连续发作,发作间隔时间短,患者意识未能完全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时,大脑代谢率及耗氧量明显增加,释放大量兴奋性氨基酸,生成神经毒性代谢中间产物,严重损害大脑神经元;另外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时,体内去甲肾上腺素激素明显增加,致水电解质、酸碱紊乱,诱发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等,甚至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4]。

而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时未能有效治疗,长时间癫痫发作会致永久性脑损伤,严重者伴脑死亡,故迅速控制病情,减少癫痫发作是治疗关键。

地西泮、苯巴比妥等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常用药物,有资料[5]报道,苯二氮卓类与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30.0%癫痫者发作控制,3种药物联用,依然有15.0%患者病情无法控制。而且地西泮半衰期长,连续应用可在体内蓄积,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苯巴比妥容易致低血压、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安全性低。咪达唑仑是一种水溶性苯二氮卓类化合物,通过选择性特异性结合惊厥终止受体,阻断胶质细胞谷氨酸载体转运途径,减少谷氨酸释放量,以此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同时咪达唑仑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与苯二氮卓受体相结合,促使氯离子内流,使细胞膜过度去极化,消除癫痫发作期间痫样放电,预防或修复脑损伤[6]。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癫痫控制、药物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每月癫痫发作次数及ST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快,可在短期内控制癫痫发作,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且能缓解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

药物安全性方面,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6.19%低于对照组的52.38%;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较地西泮相比,咪达唑仑用药安全性高,但咪达唑仑存在一定抗药性,常规剂量下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甚至是呼吸抑制,因此,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经咪达唑仑治疗时,期间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呼吸、瞳孔、肌张力变化,伴呼吸抑制患儿,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切开辅助通气。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癫痫持续发作,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但本次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样本量少,对测量指标癫痫控制时间、不良反应原因等缺乏完整性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作用价值,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吕梦娜,张洪.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3):212-214.
[2]丁晶,汪昕.癫痫诊疗指南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2):142-144.
[3]郑鑫,王双,郝敏锋,等.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判断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生存情况Meta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2):119-123.
[4]喻莉,曾富荣.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23-125.
[5]邹国涛,张伟,谢灵秉,等.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咪达唑仑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3):1831-1833.
[6]刘昌胜,张建华,赵娜.硫喷妥钠和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