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零缺陷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8 10:36: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零缺陷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120例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零缺陷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血透室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零缺陷理论;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张卉.零缺陷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267+270

.0引言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需要患者在血液透析室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治疗,而此类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免疫力较低,容易出现各种风险事件[1]。因此需要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管理,预防计划外结果的出现,强调预防措施[2]。医院需要通过加强血液透析室的管理,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文章主要针对零缺陷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120例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患者中有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51.6±8.3)岁;其中急性肾衰竭28例、慢性肾炎30例、高血压肾病2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34-76岁,平均
(50.6±8.1)岁;其中急性肾衰竭26例、慢性肾炎29例、高血压肾病5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零缺陷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具体措施为:①加强医护人员专业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的认知,从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制定严格的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制度,对其中的消毒隔离、透析机操作、机器保养以及废物处理等措施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②严格实施无菌管理:透析室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 min;每天使用消毒液消毒,若出现体液或血液污染需要立即消毒。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前需要更换衣帽,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患者在进入透析室前需要穿戴鞋套;加强家属陪护管理制度的执行,除了危重症患者的家属可以陪护外,其他患者的家属需要在透析室外等待;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减少风险的出现。加强空气消毒管理,日间和夜间均需要进行空气消毒。严格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透析过程中使用的透析器、管路以及穿刺针都是一次性用品,确保单人单用。

③加强透析水管理:透析水对于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影响,若透析水质量不过关,可能引起头痛、低血压、高热等症状,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炎症反应以及脂质代谢异常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透析水管理,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消毒,同时更换设备的滤膜与滤料,确保透析的安全性。

④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依从性,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根据患者的原发疾病以及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从而做好置管的维护,加强饮食控制,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各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2。

\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血液透析患者往往由于免疫低下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3]。零缺陷理论是一种新型护理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学者菲利普·克劳士提出,核心概念为首次工作就做好事情[4]。

基于零缺陷理论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专业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根据零缺陷理论的相关标准,将护理过程细分,从而检查护理流程和护理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5]。同时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对目前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遵循六步洗手法洗手,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除了重症患者外其他患者的家属需要在外等候,同时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减少职业暴露;此外还需要加强透析水质量管理,确保血液透析的效果[6]。

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患者在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零缺陷护理模式在血透室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需要患者在血液透析室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治疗,而此类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免疫力较低,容易出现各种风险事件[1]。因此需要加强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管理,预防计划外结果的出现,强调预防措施[2]。总体来说,零缺陷管理理念在血液透析室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降低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医患纠纷等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郭欣颖,应巧燕,寇冬旭,等.零缺陷管理理念在改善护士给药差错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5):3313-3316.
[2]鹿香花.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5):173-176.
[3]周雅虹,赵惠芬,肖娓珠,等.血液透析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585-3587.
[4]熊玲玲,郑丽花,吴培清,等.分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926-928.
[5]陈文虹,唐林娟,徐爱金,等.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869-2871.
[6]高菊林,辛霞,车文芳,等.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提升血液透析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5):67-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