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4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200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95.6±1.3)分、护理满意度(96.2±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感染率(0.30%)及出血率(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影响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白淑萍.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27-328.
0引言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或生理上的损伤、缺陷等[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各级医疗机构减少医患纠纷、建设和谐医院的重要内容[2]。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医护工作性质特殊,每个医护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若不能得到有效管理会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3]。强化管理血液透析室内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举措[4]。现就我院2018年血液透析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4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意识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精神病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088例,女性912例,年龄45~86岁,平均(61.8±0.2)岁;观察组:男性1009例,女性991例,年龄41~83岁,平均(61.1±0.7)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①成立护理安全小组:纳入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安全员等,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内容及职责。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治疗方案、透析室护理特点等,完善并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鉴别透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导管感染、出血等。再制定针对性护理规范和标准,组织透析室内护理人员共同学习和掌握,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并定期核查。②环境安全管理:根据不同透析类型需求划分专属的透析区域,严格控制家属等出入;医护人员进入透析室前要严格清洁、消毒、防护,维持透析室内环境卫生。透析室内温湿度控制适中、定时消毒;危重症及老年患者加装床栏以免发生坠床事件。③仪器安全管理:透析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并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行。使用过的透析仪器也要进行消毒。④患者安全管理:透析前要查明患者是否存在艾滋病、丙肝、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对血源性疾病阳性者要采取专用透析机治疗和专人护理方案,避免交叉感染发生。另一方面,在穿刺时要妥善固定穿刺针和血路管,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⑤过程安全管理:透析室内护理人员均要先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能熟练运用各种透析仪器并及时处理简单的机械故障。排班时注意资深护理人员与年轻护理人员搭配排班,分组责任制护理,对每个患者尽量安排相对固定的护士,护患之间更加熟悉和了解,也方便护理和沟通。要严格掌握重点时段、重点患者、重点护士、严格无菌等几项基本原则。透析期间患者过多、过快脱水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感受,警惕患者出现冷汗、眼花、心悸、嗜睡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对烦躁不安者有必要使用约束带,预防出现不安全事件。上下透析机时要确保护理人手足够,能准确执行治疗及护理操作。另一方面,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充分履行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和参与权,让患者能正确接受透析风险,取得患者的支持和配合。⑥透析后随访:完成透析后随访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关注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以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评价透析室护理质量水平,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者护理质量越好。②导管感染判断:透析期间发生高热、寒战症状,但在非透析期间症状消失;无其他血流感染源,导管血或外周血培养结果显示为同一种细菌;穿刺点周边2 cm发生红肿、硬结、化脓时为导管出口感染。③出血判断:透析期间管路以外出血、透析完成后压迫止血不当引起皮下出血等。④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高者满意度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95.6±1.3)分、护理满意度(96.2±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感染率(0.30%)及出血率(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透析室内血液透析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主要透析对象为尿毒症患者[5]。透析治疗通过建立体外循环来净化血液,护理工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多、高度依赖设备,所以医疗护理中安全隐患多,任何不安全因素都可能引起不可逆损伤。及时发现透析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早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针对透析室护理中发生的不良安全事件,及时干预、分析、讨论、总结、分享、借鉴。出现护患纠纷时,患者可通过投诉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管理者了解实情、做好记录、安抚患者,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7]。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最好地处理不良事件,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每月讨论透析室内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安全隐患事项,并跟踪反馈、评估,采取预防措施[8]。我院在血液透析室护理过程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从组建安全管理小组、环境安全、仪器安全管理、患者安全管理、过程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着手,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感染及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透析室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卢早霞,李璇,沈小真,等.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套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管理措施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3,28(3):28-29.
[2]苏惠娟,老成康,潘爱欢.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215-217.
[3]唐群芳.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黑龙江医学,2015,26(5):574-576.
[4]周姝,陈蓓敏.中心静脉导管缝合固定与贴膜固定法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3,28(5):49-50.
[5]付桂玲.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661-4662.
[6]林婷婷.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187-189.
[7]鹿香花.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5):173-176.
[8]赵霞,陆燕梅.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净化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4):133-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