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胰腺炎后出现血糖受损或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7 13:51: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出现血糖受损或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AP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从中选取80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之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同性别以及有无饮酒史并不会影响患者的IFG和DM的发病率,而AP发作频率、体重情况、年龄、疾病严重程度、TC、TG、CRP、CT分级和血钙血糖等不同情况的患者IFG和DM的发病率也有所不同,其中疾病严重程度、CT分级7~10分、TG>2.3 mmol/L以及血钙浓度<2 mmol/L和入院48 h内最高血糖浓度>11.1 mmol/L是导致患者出现IFG和DM的主要因素。

结论疾病严重程度、CT分级7~10分、TG>2.3 mmol/L以及血钙浓度<2 mmol/L和入院48 h最高血糖浓度>11.1 mmol/L是导致患者出现IFG和DM的主要因素,需要在临床中对符合情况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降低IFG和DM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糖受损;糖尿病

本文引用格式:伊尔番·阿不都艾尼,玛伊热·图尔荪.急性胰腺炎后出现血糖受损或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130-131.

0引言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急腹症状,患者在疾病后期会出现血糖代谢紊乱等情况,相关研究显示其可能与患者的胰岛细胞数量减少、功能不全或者丧失等情况有关,弄清相关的情况一直是临床中研究的重要内容[1]。本次研究就对临床中AP患者在病后出现血糖受损(IFG)或者糖尿病(DM)的相关进行进行了探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AP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从中选取80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之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5~50岁,平均(47.23±2.12)岁。比较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①患者死亡;②存在慢性胰腺炎或者其他部位癌症的患者;③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④严重贫血或者存在重大外伤或者行重大手术的患者;⑤既往存在DM病史或者存在血糖升高史的患者[2]。

1.2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数据,依照中国AP诊断指南将患者分为轻症(MAP)、中重症(MSAP)以及重症(SAP)三组[3];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相关内容将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进行分类,即正常血糖(NFG)、空腹血糖受损(IFG)以及糖尿病(DM);

之后采用CT对患者进行进行稽查,对患者的AP情况进行分级,分级标准为CT严重指数评分(CTSI),Ⅰ级为得分0~3分患者,Ⅱ级为得分4~6分患者,Ⅲ级为7~10分[4];而患者的BMI指数标准则根据我国肥胖工作组(WGOC)提出的标准进行判定,患者的BMI在24 kg/m2以下视为正常,24~28 kg/m2视为超标,28 kg/m2以上视为超重;TC和TG情况也根据我国成人血脂防治指南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TC分界线为6.2 mmol/L,TG分界线为2.3 mmol/L[5];记录患者入院25 h的最高血糖量和血钙浓度,最高血糖量分界线为11.1 mmol/L,血钙浓度分界线为2.0 mmol/L。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使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进行多组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对AP后期血糖结果影响

从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以及有无饮酒史并不会影响患者的IFG和DM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发作频率、体重情况以及年龄将会对患者的IFG和DM的发病率造成明显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出现了异常情况,因此结果并不为100%)。

\
 
2.2疾病严重程度对患者血糖结果的影响

经过比较,临床中疾病越严重的患者其 IFG 和 DM 的发病率就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所以结果并不是 100%)。

\
2.3实验室指标对血糖结果的影响

在对实验室指标的结果比较中显示,TC、TG、CRP、CT 分级和血钙血糖等不同情况的患者 IFG 和 DM 的发病率也有所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 3。

\


2.4多因素分析

将临床中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比较,显示疾 病严重程度、CT 分级 7-10、TG>2.3 以及血钙浓度 <2 和入院 48h 内最高血糖浓度 >11.1 是导致患者出现 IFG 和 DM 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 4。

\
 
3讨论

AP发生时,临床中患者的胰腺会受到损害,患者的胰岛细胞会因为炎症反应而死亡,导致患者出现腺功能不全甚至是丧失的情况,临床中以胰岛素的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表现为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出现紊乱。使得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6]。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80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患者IFG和DM发生的主要因素[7]。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以及有无饮酒史并不会影响患者的IFG和DM的发病率,而AP发作频率、体重情况以及年龄将会对患者的IFG和DM的发病率造成明显的影响,不同情况患者的IFG和DM的发生率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而在对患者的检查内容进行分析时则发现,临床中疾病越严重的患者其IFG和DM的发病率就越高,TC、TG、CRP、CT分级和血钙血糖等不同情况的患者IFG和DM的发病率也有所不同,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中则显示,显示疾病严重程度、CT分级7~10分、TG>2.3 mmol/L以及血钙浓度<2 mmol/L和入院48 h内最高血糖浓度>11.1 mmol/L是导致患者出现IFG和DM的主要因素,该部分患者在临床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8]。

综上所述,疾病严重程度、CT分级7~10分、TG>2.3 mmol/L以及血钙浓度<2 mmol/L和入院48 h内最高血糖浓>11.1 mmol/L是导致患者出现IFG和DM的主要因素,需要在临床中对符合情况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监测,降低IFG和DM对患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光理,朱子宜.强化血糖控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波动及新发糖尿病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113-114.
[2]徐诗钦,徐永红,赵颖洁.不同发病原因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后期血糖水平的比较[J].智慧健康,2018,4(3):56-57.
[3]康秀梅.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3):141-142.
[4]Maheshwari R,Subramanian RM.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n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J].Critical Care Clinics,2016,32(2):279.
[5]郭兰,燕善军,王春.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18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6):725-727.
[6]苏松,徐茂锦,钱阳阳,等.背侧胰腺发育不全临床特征及其并发症的文献分析[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6,16(5):331-336.
[7]袁帅,周海华.急性胰腺炎短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8):943-947.
[8]Jakkampudi A,Jangala R,Reddy BR,et al.NF-κB in acute pancreatitis: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J].Pancreatology,2016,16(4):477-4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5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