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化推动着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已从多方面服务于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作为企业运行管理基石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信息化背景下革新,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所谓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模块化、再加工的全员管理。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管理方面的不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内容比较多,本文将会针对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客观评价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客观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杨文武.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客观评价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235-236.
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地完善现有的企业发展体系,从宏观角度上来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企业发展的平衡,而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巧妙结合,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力资源的管理范畴。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模块化、再加工的全员管理。该管理机制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明确的管理评价体系,较强的执行力;但是也有其不足,因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往往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更加强调标准、科学、系统化的管理。
一 信息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优点研究
(一)沟通更加有效
信息化的管理形式是本世纪的创新管理机制,在该种管理模式中人们能够利用Internet实现信息化的异地沟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优势突出,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软件化信息平台、全员参与等方式,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与此同时也能够实现信息的高可靠交互。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组织内部的统一管理,在发挥各部门主观能动的同时,也能让多角色共同参与、多方面共同协作、为企业管理运营起到领护航作用。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可以将管理方式进行革新,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传递的壁垒及信息不对称等,信息化体系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化资源的高效运用,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1]。
(二)确立管理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这对于提高企业运作力意义重大。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很多企业出现了内部人力资源匹配不合理、社会惰化严重等问题,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应当注重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注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确立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至关重要。目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形成全面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人力资源相关多个模块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降低成本,提高绩效。而在传统管理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较为狭隘,缺乏针对性和开拓性。因此,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好确立其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2]。
(三)竞争机制明显
任何企业在当今网络信息化社会中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竞争机制的确立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宏观角度上看,我国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设置上缺乏创新。领导对员工的客观评价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员工及企业发展,然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较多管理者过多的融入主观情绪,这样,不但降低管理效率,而且影响企业人才架构。现代企业需要突显出竞争机制,就一定要从根本上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来表达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会为企业的创新式发展注入新动力[3]。
二 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于薄弱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虽已经运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仍然存在着管理体系较为薄弱,管理理念不够深入的问题。较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突出个人意志,从而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是,这种管理理念于企业长期发展不利。在当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突显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注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规范、科学和系统化,从而解决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薄弱的问题[4]。
(二)人力资源管理参与者素质参差不齐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效率,据有效数据统计显示,绝大部分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都存在着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直接导致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未能建设维护好系统。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持有不同的看法,客观的对员工进行评价有助于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因此,要求相关角色管理者要充分的认识到运用科学规范的方式管理员工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未来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三 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客观评价的研究
(一)调整组织结构,规范管理流程
所谓客观评价,实际上就是自外于被观察事物,实事求是,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评价,信息化的社会中客观评价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内容,很多企业在日常的员工管理和评价中,都是采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种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例如现如今很多企业已经采用了刷脸、指纹扫描、刷卡等形式记录员工的上班时间,一旦计算机系统中出现员工上班迟到、早退就会被扣除奖金或者是工资,这种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如果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该种做法有利也有弊,弊端在于没有人性化的设计,缺乏感情色彩,未能考虑到因某些不可逆因素而迟到的员工;利处在于能够实现人人平等,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可见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企业一定要科学有效的运用这一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5]。
(二)客观评价是否有伤员工工作积极性
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客观评价员工,不会因为工龄、亲疏等因素而分别对待[6]。因此,难免会导致有些员工因为一次考核不合格被记录档案或点名批评而损伤员工工作积极性。但是,从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评价就应如此,客观评价具有较强的公平性和激励作用,培养企业员工运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和接收该种考核评价体系。公平公开的客观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建立企业长期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利大于弊,为企业管理者人事任用提供了客观的决策支持,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发展、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客观评价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更是考核评价员工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为适应未来发展,在众多企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不仅仅是拼实力、拼口碑,更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人才培养发掘的长效机制,只有注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运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月.从企业实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建筑设计管理,2016(09):123-127.
[2]郭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08):109-111.
[3]谢甜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创新建设策略分析及阐述[J].中国市场,2016(07):121-128.
[4]潘海波.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人才资源开发,2017(08):121-129.
[5]赵玉辉.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咨询,2016(03):127-132.
[6]吴坤津.家长式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98.html